第645章 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第2/2页)
沈玉林说:“我这便让人去购买红薯种子,很快就能运到。”
......
如今正是夏收的末尾。
春天时种下的红薯,都陆续收了上来。
不止东南和西南那边被派了红薯种子的地方丰收,朝廷那边也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看着一封封的喜报,罗镜文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亩产一千二百斤......”
“就连那种土地贫瘠的下等田,一亩都能收获六、七百斤!”
先前为了这些种子,不惜得罪读书人,挪用了他们的廪补。
好在他这做法有了回报,罗镜文怎么能不开心?
其余的朝廷官员们也都笑容满面,大家好像很久没听说过这么好的消息了,难得朝堂上一片其乐融融。
“对了,收获之后,咱们的红薯种子如今便足够了。”
户部侍郎说:“得再给远一些的县城都派过去,争取在明年,咱们大周所有的土地都能种上这种高产的作物!”
“朝廷还得出相应的政令,规定所有百姓必须都得出多少田地种植此等作物。”
这一提议,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上次朝廷花了不少银子购买种子,但也不过是派给了京城周边的一些州府耕种。
但就这些地方,这样的收成已经是相当的喜人了。
多种一些,就像罗镜文先前说的那样,估计两三年就能彻底解决他们大周的粮食问题。
马英伟也点点头,头一次觉得王阁老一党的人还是做了一件好事的。
然而在一片赞同声中,罗镜文却突然有了不同的意见。
“不行。”
“这次的红薯种子,我觉得朝廷不能再免费派了。”
这一句,让刚刚都在讨论赶紧把种子运输出去的诸公们都疑惑地看向罗镜文。
“罗大人的意思是......”
罗镜文说:“有了这次的收成,我相信大周所有的百姓们都知道这种作物。”
“如今是他们要求着朝廷给他们种子去耕种。”
“可朝廷买这些种子,是花了不少的银钱,甚至顶着巨大的压力,才有了今日。”
“朝廷付出了这么多,我觉得我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收回一些本钱。”
“毕竟咱们还欠了大周一大批读书人几个月的廪补没有还呢。”
自从上次说挪用廪补来购买红薯种子后,朝廷的廪补就没有再发过。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成果,自然要利用一番。
除去东南和西南,如今红薯的种子大多数都掌握在朝廷手中。
罗镜文继续说:“而且那些奸商都在高价卖红薯种子,我们朝廷正好也能借此机会管管这种乱象。”
“朝廷把价格定得低一些,百姓们自然愿意购买朝廷的种子,不用再去购买那些奸商的高价种子。”
“如此一来,能减少百姓耕种的成本,也能为朝廷收回一笔钱财!”
罗镜文说着,都不由得佩服自己的急智。
突然就想出来了这么一个好办法。
既能收回自己的成本,还能为朝廷创收一波,而且又推广了红薯的种植。
马英伟有些犹豫地说道:“可发现红薯的东南,都是免费派发的红薯种子。”
“我们此举,恐怕会招天下人非议。”
罗镜文有些不屑地说:“东南怎么就是免费派发的种子?”
“既是免费派发的,那为何咱们朝廷拿的真金白银高价买的?”
“都是假仁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