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据市场反应论稿酬,如何? (第2/2页)
“恕我直言,林生的文采称不上大师水准。”
林世贤只好走迂回路线,反问:“传闻尼匡的小说千字500元,不知道,潘主编觉得我这篇小说质量比之如何?”
“如何能相提并论?
那笔稿酬是黄玉郎为创办杂志借机炒作,不算标准。
尼匡给明报供稿,实际上千字200元,而且还是他写作多年积累名气,才达到如今价码。”
林世贤略微沉吟:“潘主编觉得大唐双龙传这个故事,真只值千字50元吗?”
短暂静默。
“哈哈,林生果然不简单。”潘月生笑完,终于在稿费上松口,“我最高能开出千字70元。”
看来尼匡见利忘义行为,明报确实缺乏优质内容,给出的最终报价已经接近名家。
林世贤心中大喜。
前世都没能拿这么高的分成,如今轻松达到!
只要肯涨稿费,为了搵多两餐,表演得张狂一些又何妨?
于是,林世贤面不改色,再三试探。
“还是太低了。
老实说,市面上连载的武侠小说,唯有温瑞安的四大名捕入得我眼。
如果潘主编认为大唐双龙传只值千字70元,恐怕我只能尝试把稿件拿到销量更高的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或者,我的小说能让更多人看到。”
狂妄!
温瑞安可是一代奇才,十六岁就凭四大名捕震动文坛。人家搞运动入过监狱,靓仔你阅历有这般丰富吗?
潘月生收敛笑容,心里分析起利弊。
平心而论,大唐双龙传小说开篇精彩,质量确实上佳。
能否大卖?
存疑。
每一部作品都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名家大作尚有失手走笔时。何况林世贤区区文坛新人!
望了一眼在闭目养神的金勇,潘月生一时有些吃不准。
这个功利小子难搞!
需知明报早期崛起的底气,不正是金勇武侠?一部热门小说足以撑起报纸的销量,如果看走眼,那他和金勇可就丢人大了。
见潘月生犹豫,林世贤步步紧逼,连出新招。
“这样吧,我有一个好主意,潘主编您听听看。双龙传,我计划写4-500万字,前面100万字按照您最后说的千字70元定价。
每连载100万字,我们根据市场反应重新议价,如何?”
潘月生沉吟不语。
“……”
气氛略显僵持。
“咚!”
随着桌子敲击声响起,金勇缓缓睁开眼,张口就是一锤定音。
“林生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潘主编纵横报业多年,少有遇上谈判跟他不相上下的对手。我来最后报价:
千字100元!
一个新人拿到名作大家的稿酬报价,绝对是业界罕有。”
金勇补充,“不过,如果小说质量严重下降,报社有权切书止损。”
听一半,林世贤就忍不住吞咽干涩的喉咙。
切书不存在。
这个数字已经远超预期。
跟一出道拿到大神级稿酬有何分别?
林世贤心里甚至憧憬,预支一笔稿费出来,该怎么花了。
改善生活。
家人妥善照顾。
晚上商业谈判能有本钱。
不过,为来日谈判铺垫,当下不能答应得太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