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大启朝第一堂解剖课 (第2/2页)
“刀法,会随着武者的揣摩、实战,越来越精湛。剑,亦如此。同样,琴棋书画、文章诗书,也都是前人一个脚印一个脚印积累下来,方有那灵感乍现、妙手偶得的刹那。”
“尸检,也就是你们所说的验尸术,最开始便有现在这般讲究,有现在这么多勘验伤势的方法吗?”
try{ggauto();} catch(ex){}
齐逸话锋一转,看向哑然无语的赵不晦:“难道不是历代仵作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找到了一个又一个行之有效的验尸方法吗?”
“神宗二十一年,仵作鲁氏,创红伞验骨法。将尸骨以麻绳串之,入烧热的土坑用酒醋熏蒸。两个时辰后取出,在烈日当空之时,以红油伞遮住,若骨上呈现淡红色血荫,就说明死者曾在生前遭受欧打,以致断骨。”
“永隆十四年,仵作商氏,发现银钗验毒法。开平七年,仵作宋三郎,创梅饼验尸法。九年,发现被火烧死者,气管内有积灰,若被人捂死后再焚烧,则气管内无灰。十一年,宋三郎再创蒸骨验毒法。”
“因屡破奇案,宋三郎从一个人人看不起的仵作,官至提点刑狱司按使察。自宋三郎始,仵作不再是低贱的职业。虽然人们对仵作这一行依然抱有很大的诚见,却也知道,若无仵作,这世间将会有更多冤假错案。会有更多被害者,永远都没有昭雪之日。”
“尔等口口声声说着不要辱没祖师爷的声名,但所行之事,却与所说之话背道而驰。”
“如果那位宋提刑,也像你们这样,抱着前辈传下来的老办法,妄图吃一辈子,仵作这行还能有未来吗?”
一字字一句句,如一记记重锤,锤打在赵不晦的心上。锤得他抬不起头,也说不出半个字来反驳。
当那少年说出《行人手札》里记录的一条条验尸之法,赵不晦就已经明白,这少年是下了苦功夫的。因为,那手杞只有仵作才会通读。
“本官今天心情好,给你们上一课。”
...................
齐逸转身走到白布旁边,蹲下身指着被他解剖开来的肺,说道:“健康的肺应是血红色,但由于死者已经死亡七个时辰,内脏衰败,有极轻微腐烂现象。因此,这个肺的颜色呈现出猪肝红色。”
“死者的肺管明显比正常的肺管粗大,这说明死者平时是个运动量非常大的人。死者是守备军士卒,这符合他每日操练的特点。”
“切开肺叶,可以看到死者的肺内有几颗乳白色斑点,初步观察,所有斑点不足一寸大小。”
寇战走上前,屈膝半蹲,紧挨着齐逸。
二人靠的很近,近得齐逸甚至能闻到对方身上一股若有似无的淡淡的香味。
那香味有点像薄荷,自带一种清凉的气息,又夹杂着一丝橙子的甘甜,让他瞬间忽略了腐臭与浓重的血腥味。
“这是什么?”寇战问道。
有些愣神的齐逸,赶忙反应过来,回道:“肺结节,这是一种病症。患此病者,轻则咳嗽、胸闷,重则咯血。需静养就医,若再严重下去,就会死亡。”
“哦,可是他已经死了。”寇战的语气从始至终都是冷冷的,没有一丝情绪起伏。
齐逸差点被这个地狱笑话给逗笑了。
封天赐凑上前来仔细观察,武官出身的提刑官江入年,也不甘落后地走到白布旁。
随即,堂内一众捕快,全都围过来。连那个斯斯文文、存在感几乎为零的王推官,也壮着胆子走到一旁,伸长脖子往里瞧。
秦合正则站在不远处,双眼无比阴冷地盯着被人群围在正中的齐逸,嘴角神经质地微微抽动起来。
“二爷!”
灰发老者低声道:“老奴去杀了那狗贼,给五郎报仇。您就说全不知情,那江提刑断不敢拿您问罪。老奴能逃,就算逃不了,也无妨,老奴这条命...”
话没说完,秦合正便摇了摇头,示意老者不要冲动。
“挡光了,挡光了。”
齐逸一声喊,捕快们赶忙让到两侧。
“可以很清楚看到,死者的肺内仅有极少量半透明痰液,并无淤积黑色痰液的情况。这说明,死者并未吸入迷烟。”
众人恍然想起,齐逸之前曾着重说明过忍冬的药性,会令吸入者的肺内淤积黑痰。
“哼,说了这么多,就是想用这种把戏,瞒骗众人罢了。”
秦合正高声道:“谁能证明,吸入迷烟,就一定会有黑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