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饶你不死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启审死官!
各城皆设有都水监,最初的职责范围非常广,非沿海的内陆地区,川泽、湖泊、河渠,以及与水系相关的渡口,都归这一部门管理。
下辖舟楫、河渠二署,负责全国水利河道的管理与维护,承担疏浚沟渠、禁渔禁捕等事务。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还负责管理沿大运河向京都、东都,运送漕粮的事务。
上上任皇帝,仁宗在位期间,工、户两部爆发漕运之争。
工部认为与水相关的事务自古以来都是由都水监管辖,本就是工部之职。而户部负责管理全国疆土良田,户口财税,漕粮的征收调度、仓储运输,前后都是由户部一手操持。
双方的理由都很充份,各执一词,在朝堂上吵了大半年也难辩输赢。仁宗被搞得很头大,焦灼之际,当时的首辅提出一个建议,将漕运独立出来。
仁宗最终采取这一提议,从户部与工部各抽调一部分人手,成立了漕运司。
不过,漕运司落地之后,依然与都水监、河渠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雨季过后河道淤积,需要清理就得找河渠署批文,并派发渠工。
但由于河渠署底下的丁役也有限,哪哪都要用人,总有敢不上趟的时候。而漕运下边的堂口,也因此时常遇到货物都装上船了,但河道不通不便通行导致延误发船时间的事情。
一般货物也就算了,若是新鲜果蔬、米面油粮之类,那就麻烦了。
于是,各个堂口就开始自行招募渠工,只需向河渠署登记报备自己手下有多少名渠工,即可自行清理疏通河道。
演变至今,漕运各堂口养的渠工,比河渠署的丁役还多。
偃州多雨潮湿,每年有春秋两个雨季,忙不过来的时候,河渠署就会征用各堂口的渠工,对城中的给排水渠道进行修葺、补漏。
白帝城河渠总署专管这类事项的是总长,但真正将事务落到实处的便是督造许仕文。
接触多了,许仕文与秦合广这位江堂口主事,很自然就熟稔起来。
据秦合广招供,修葺补漏的小活不算,近三年间,河渠署前后新建了三条主给水渠、七条排污渠。这些工程,全都以正当合法的手段,落到了大合营造手里。
“看来,这其中必定少不了许督造的‘功劳’。”
贺老看了齐逸一眼:“怎么,嫉恶如仇的小齐大人,这是觉得那许仕文死的不冤?”
“私相授受、权钱交易,这都不新鲜。许仕文在其位、谋其职,顺便利用职务之便捞些好处,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私相授受,这词儿倒是挺新鲜。”贺老干笑两声:“这么说,你也认同这种做法?”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齐逸摇头道:“我不赞同许仕文以权谋私的做法,但我也不认为,他必须为此付出生命。”
“除非,大合营造负责的那些工事,有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他,明知有问题,却为了钱将双眼遮闭,视全城百姓的民生于不顾。”
头发蓬乱如枯草般的老者,略有所思地眯起双眼,沉吟两息后点头道:“五妹没看错,你果然聪慧异于常人。”
齐逸眉头微蹙:“那些工事确实有大问题?”
“大合营造不仅偷工减料,还擅自改动图纸来降低建造成本,牟取暴利。而那许仕文,也确实知道此事。”
贺老轻咳一声,话锋一转:“不过,他并未参与其中,而是在发现大合营造的种种手段后,将文本、批书拓印,还将所有施工用图剥出一层,欲呈交给新来的那位巡抚。”
“剥了一层?什么意思。”
“工部施工图,皆由督造所的绘图师所画。使用的一般都是檀皮夹宣,这种纸厚且耐潮,最重要的是吃墨重。以剥离之法,可将之一分为二,手艺高超的裱匠甚至可分出三层。”
齐逸面色一沉:“所以,秦家将原图毁了,没想到许仕文手里还有一份分层图。发现此事之后,他们便决定灭口。但许仕文早就将图纸转移,他们在许家什么都没搜到。”
贺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笑容。
但一旁的几名捕快,却看得寒毛直竖。实在是那张老脸太过阴鸷,不笑还好,一笑就更渗人了。
齐逸正想再问句什么,却听一阵马蹄声急促响起。
在场所有衙役登时浑身紧绷起来,抄起水火棍。
齐逸耳廓微动,大致判断出马蹄声是从后院那边传来的,赶忙离开二堂,小跑到后院。
“是我,快开门!”
一听是万山虎的声音,堵在门边的两名衙役赶忙开门,便见新任捕头带着一位身穿青衣的老妇人,立于门外。
“五奶奶”齐逸迎上前去,温秀轻轻颔首,目光一如既往的平和淡然。
万山虎提着药箱,五大三粗的汉子竟像一只温驯的大猫一般,引着老妇人穿过后院,来到二堂。
温秀大致检查了一下严崇康的伤势,轻声道:“无妨。”
听到这两个字,齐逸悬着的心总算稍稍放下一些。
try{ggauto();} catch(ex){}
过不多时,元成带着济世堂的老医师费律明赶回衙门。马上只能坐两人,因而,进院后元成也充当起药童,跟着费医师救人。
院内正忙着,便听马蹄声再次响起。
这次,声音是从前门那边传来的。
齐逸面色一沉:“后院院墙不高,虎哥、元成,你们去那边守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