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973年的弹子球》大卖,三岛火了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主编,大事不好了!”
“什么事?”
“藤宫教授,在推特上开骂了。”
“这老家伙……”山田主编眉头一皱,心里暗暗埋怨公司为什么要选这种人当评委。
诚然,藤宫教授的专业能力在业界里无人不服,但为人一点人情世故都不讲,是个很难交流的老顽固。
曾经有文学奖邀请他当评委,结果获奖作品被他喷得体无完肤的例子。
山田主编不想被这种事打搅了好心情,便和下属说道:“让他骂去吧,反正乙武老师经常被一些资深作家批评,不差他一个了。”
“不是,藤宫教授骂的不是乙武老师,而是怒喷黑幕……”
“什么?!”山田主编瞬间变色。
“不仅是他骂,好多有分量的业内人士,也都跟着一起骂了……”
“……”
山田主编终于感受到事情的严重性了,冷汗瞬间遍布全身。
9月1号这天,日本文坛非常不平静。
先是在群像新人赏公布后,身为评审团主席的藤宫教授,率先在推特上开喷讲谈社。
一篇五千多字的长文里,开篇先是详细地介绍了《且听风吟》这本书和三岛这个人。
在快到一半的时候,用简略的话概括了三岛和讲谈社签约过程,用春秋笔法点出了讲谈社暗箱操作的幕后真相,不然《且听风吟》是不可能进不了最终评选名单。
紧接着,快速进入到后面的内容,用剩下将近一半的篇幅大骂某些龙头出版社道德败坏,是导致日本文坛衰落的根源。
这一口大锅砸下来,直接砸懵了讲谈社。
法务部的全部员工,盯着长文看了半天,愣是没找出可以起诉藤宫教授的地方。
最后,讲谈社只能公开发文,表示整个新人赏的评选流程都是公平公正的,绝不存在什么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且听风吟》没能进最终评选名单,只是因首轮筛选人员的口味和藤宫教授不一致而已。
讲谈社发文后,藤宫教授立马回怼,说你们讲谈社编辑水平低劣得让人发指,选出来的50部作品没一部能看的,然后号召读者自行去阅读《且听风吟》,看看讲谈社编辑有多离谱。
与此同时,前后还有十多个改革派的业内大佬下场,支持三岛的《且听风吟》。
东大教授亲自开团,这种级别的骂战迅速冲上了推特热搜。
无数吃瓜网民蜂拥而来,阅读了有人贴出来的《且听风吟》和《残像》的对比后,马上冲进讲谈社官推的评论区开骂。
与此同时,另一条热搜也慢慢提升排名。
【三岛是谁?】
暂时未知,没人知道他是谁。
网络的舆论一边倒,几乎所有路人,都在骂讲谈社。
公关部一看这架势,吓得魂飞魄散,先是冲进编辑部对着山田主编一阵言语输出,然后启动了紧急公关措施——摇人!
讲谈社毕竟是龙头出版社,旗下签约作家无数,在业界人脉深厚。
陆陆续续地开始有古典派作家下场,开始对《且听风吟》和三岛进行批判,成功转移了一部分大众对群像赏黑幕的关注度。
紧随其后,分量很大的老牌作家下场,痛斥《且听风吟》文笔粗糙如小学生日记,剧情低俗博人眼球,不配称之为纯文学作品,应该被划分到官能(色情)小说行列才对。
改革派这边马上还击,说你们古典派推崇的所谓“古典繁琐”,写出来的东西又臭又长,早就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都不是用来读的,只配拿来垫桌脚!
双方人马火力全开,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
try{ggauto();} catch(ex){}
整个文坛都乱成一锅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