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 第19章:未雨绸缪

第19章:未雨绸缪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离婚后,我成了东京文豪!

多崎作是个自律且专注的人。

认真在做一件事时,就算青春貌美的小姨子在身边诱惑,也不会分散注意力。

窗外的铁路,不时传来电车行驶的噪音。

多崎作丝毫不受影响,继续在讲谈社的官网上搜寻这届群像新人赏评委的名单。

乙武洋匡出现在讲谈社这事,让多崎作察觉到了几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当然,是人家暗箱操作。

乙武洋匡在签约青叶社之前,就一直给各大新人赏投稿,但一直被拒之门外。

水平实在不到家,根本没得奖的可能。

后来签约青叶社,出版自传体《五体不满足》,在西园寺真姬的运作下一炮而红,成了当今文坛炙手可热的当红作家。

以前的他默默无闻,水平又不行,各大新人赏当然不会待见他。

但现在他是一年卖出百万册新书的畅销作家,讲谈社想签下他的话,可以投其所好,他贪慕虚荣就给他安排今年的群像文学新人赏。

这里头是有操作空间的。

群像赏是公募文学奖,面向全部公众征集投稿。

投过来的小说,经过一轮筛选后,选出最终50篇递交到评委团面前。

这些评委是由老牌作家、出版业大佬、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文部省官员等知名人士组成。

最终评审结果,是由评委团决定,讲谈社只能施加一点影响,但不能直接干预。

想要暗箱操作,就得在第一轮筛选时动手。

把所有高质量的作品都筛选出来,挑选49部陪跑作品和想要获奖的那部送进最终评审环节。

落选的那些作品,根本不会对外公布。

就算被黑掉了,没有势力背景的人也翻不起什么风浪,只能自己吃了这个暗亏。

多崎作在出版行业干了一年,多少知道一些行业内幕。

打从在讲谈社本部看到乙武洋匡起,他就在考虑真的出现暗箱操作了,自己该怎样利用这件事实现利益最大化。

具体怎么做,要看评委是谁来制定行动计划。

浏览着评委名单,看着那些名声响当当的大人物,分析其背后的派系以及个人风格……

鼠标滚动了两下,多崎作忽然眼神一亮。

知名文学评论家,东大文学部日本文学史的藤宫教授,赫然出现在评审团主席一栏。

“居然是这个老喷子……”

多崎作觉得,幸运之神站在自己这边了。

日本文坛派系林立,学阀门第森严。

按照倾向出身志向等种种不同,文学家们可分为左翼或者右翼、改革派保守派、关东派关西派等等。

最常见的阵营划分,是根据大学来划分,比如东大派,京都大派,早稻田派等。

藤宫教授是东大派里分量比较重的一位。

他在东大任教二十年,关系网根深蒂固。

资历老,学术能力也强。

在近现代日本文学史上有很深的造诣,同时也是日本国内首屈一指的文学评论家。

为人古板正义,学术思维严谨,眼里容不得沙子。

评价文学作品时绝不留情面,不好的就是不好,给多少钱都不会改口。

一般的文学奖都不敢邀请他做评委,就是怕获奖作品被这种不懂人情世故的家伙喷得太惨,但一些比较大型的文学奖为了标榜自己的“含金量”,也偶尔会“铤而走险”邀请他做评委。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在多崎作眼里,这位老教授最重要的标签,是“改革派”。

当前日本文坛主流是古典唯美,艺术性文学性固然是保留得很好,但也因为曲高和寡逐渐脱离了群众。

进入新世纪后,网络又带来了更便捷的娱乐和资讯。

双重因素影响下,纸质书销量一年比一年低。

书都卖不出去了,作家还怎么活?

因此,在这个传统文学日渐式微的大环境下,求变的改革派应运而生。

改革派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理论,就是“抛弃繁琐晦涩的写作技巧,回归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初心”。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