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开源节流 (第2/2页)
李纯扶着龙椅这才恍然大悟,作为礼部尚书的温造说的很有道理。
若自己的母后一去,这后宫便无了主。
try{ggauto();} catch(ex){}
太子的母后郭贵妃自然要按照大唐祖宗历法立为皇后统领后宫。
李纯一想到郭贵妃就头大。前段时日李纯只是郁闷,想找一个秀女唱两曲、哼几声,被郭妃过来以太后祈福为由连忙制止。
李纯当时心中暗骂:“这后宫母老虎,这种事儿都要干预。若是当了皇后那还得了。”
李纯一直忌惮郭妃太子母亲的身份、郭家背后的势力,只得放下皇帝身份委屈求全。
几日后那自己中意的秀女只是说到太液池旁赏花不慎跌入池子中。
“哦···温爱卿,你考虑的还是挺周到。”
李纯会意的点完头。
他正愁没啥法子压一压这后宫一手遮天的郭妃。
纪美人因为太子李宁离奇死亡已经疯掉。李恽母妃则是体质虚弱早早的离世。
现在后宫中就属郭妃排位最前、地位最高。
太后一走,皇室儿孙们今后请安的对象就从太后变成了郭皇妃。
“淮西用兵时间拖越久,需要的银子就越多。大唐国度被一些不听话的节度使们割据得早已不成样子。好多富饶的地方税收近年来上缴给朝廷的是越来越少。”
李纯口中埋怨着,内心却打量着,是该让一些听话但又爱撒谎的节度使们放一放血去换掉那些不听话的节度使们。
李纯见坐在小凳子上的礼部尚书跟着自己的话点了头上了道。那他就乘热打铁,将太后享银这事儿给定了。
“嗯,除了银子,贵妃那边每年给太后额外的赏赐均分给四位贵妃。”
李纯说完,温造小心翼翼的补了一句:“郭妃娘娘占大头,毕竟她太子生母的身份在那。”
李纯听完温造的建议奸笑的点点头。郭妃正中入李纯的圈套。
太后若没了,皇子皇孙们今后每次去西宫给郭妃请安,她都要掏一些银子打赏。
郭妃缺钱了,就会伸手向娘家人去要一些。郭家也希望这位母凭子贵的自家人,凭借着财力雄厚的打赏为她奠定后宫地位。
如此一来,钱也省了,事儿也办了。
只要李纯与子午之忌迟迟不立郭妃为皇后,郭妃就得小心翼翼的替太后管理好后宫。
“陛下,那永安公主的公主府邸?”
大唐十五公主再过几个月就到了大唐规定的成年礼,按照惯例要建公主府邸搬出大明宫。
“告诉工部、吏部这事儿先缓一缓,等淮西平定了就给她建好。实在不行,将十公主嫁远一点。让永安去住定安的府邸。”
李纯大手一挥,自顾自的在上面讲着。
把小凳子上的温造给弄得一愣一楞的。
大唐历代公主未成年之前便是府邸先建好。
排除特别联姻,皇帝为公主们定好心仪的驸马,一般都留在京师或者住京师几年再给驸马安排一个体面的空降。
李纯一开口便要将十公主远嫁出京,让熟悉大唐礼节掌管礼部的温造手中的册子滑了一下。
“陛下,公主出嫁的嫁妆都可以在京师皇族的地块上造两座公主府邸。这···”
皇室建造一座并不奢华的府邸,往往材料与运费比较贵一些。
每年的徭役用都用不完,而下嫁公主则是要准备至少一千两的白银做嫁妆,珠宝、首饰、陪嫁的丫鬟、路程越远,开销就越多。
温造知晓十公主平日里不爱在陛下耳边道些甜言蜜语,因此顺口一提。
“那就让永安成年了去定安府挤一挤。怡儿也不是经常在那嘛。他们姐弟几人感情深、出宫了巴不得还住一块。”
温造点点头,勉为其难的将公主府邸这一条记了缓建二字。
“陈弘志,十公主这些天去哪了,怎么半个月都不来见我还有怡儿也是?”
此时太监陈弘志正从延英殿外进来。
陈弘志进来正打算将礼部侍郎崔群等候多时,有重要消息禀报的事近身告诉李纯。
陈弘志立即鞠礼回应李纯:“回万岁爷,十公主、十五公主还有十三皇子都随太子去了洛阳。现在估计在老君山道观上。再过几日他们便回京师。”
“嗯,这个十公主,骄横得很,还好不是男儿身。要不然这京城不得被他闹翻天,莫非是义阳姑姑教坏了她?”
李纯这才想到自己的十公主跟姑姑不在一个坊内却只相隔两条街。
此时温造看着陈弘志走到李纯面前低头嘀咕一会儿,李纯微微皱纹。
陈弘志近耳嘀咕间瞅了温造一眼,使得温造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