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唐中兴 > 第18章:白日招雷

第18章:白日招雷 (第2/2页)

李定安把她那闲不住的玉手收敛起来,李怡撇了撇嘴将玉符还给她。

十姐姐是除三哥以外,最护着他的人了。

try{ggauto();} catch(ex){}

即使打闹他也不当真。

“他跟我说,以后出行,离李定安还有她那匹千里马远一点儿。这匹马,还有马主人克我。”

“等回京师后,你也向父皇禀报,去飞马厩领一匹刚出生小战马。差不多到你成年了,你那战马也跟我这一样,吹个口哨摆只手便能懂你意思。”

李定安给李怡出了注意,她反而看出了弟弟脸上写着闷闷不乐。

“十姐姐,你说谋害大哥那批人和刺杀宰相、御史大人刺客会不会是同一批人?”

李定安被眼前这七岁的弟弟话给问住了。

李定安仿佛感觉到李怡不像是那种皇室到了狗都嫌弃的顽劣少年,而是一个跟崇德那般成熟的堂堂汉子。

李定安此时想起大哥李宁,那时候十岁的大哥带带着三岁的他到处在宫殿中闲逛。

戏弄宫女太监、每日祸事连连。

就连太液池中的野鸭子每个月都得受伤好几只。

李定安看着这位仅有七岁的弟弟,竟然做出的神态比三哥还要成熟。

坐在石凳上的李怡,他的坐姿、动作都没有带着半点儿孩童的气质。

反而是言行、举止流露着王侯之气。

李定安对史书记载孙权九岁找刘表议和之事不再存疑。

“怡儿,你为何认为他们会是同一批人?”

“感觉。”

李定安见弟弟李怡脱口而出,语气坚定。

脸上却是写满着稳住与成熟。

“怡儿,我有一事不明。但又不知该不该开口问?”

李怡看着远处的风景,犀利的眼神盯了许久。而李定安也是看着这位弟弟越发感觉他与同龄孩童不一样。

“十姐姐,你问便是。我与你打小便是在百孙院中长大。现在我又住你府中,只要是我知晓我都会告诉你。”

李怡与李定安双目相视,李怡看出李定安的脸上写满着疑惑。

“怡儿,你两位夫子被刺,我怎么一点都看不出你脸上伤心与难过。还有平日我们在一起有些事,还未发生你就提早意料到了一样。”

李定安这么说是因为之前宰相武元衡还活着的时候。

年仅五岁的李怡就劝武相多请几个贴身侍卫。还说了武元衡的病毛驴。

李怡或许只是开玩笑不记得,但是一旁的李定安却对于此事历历在目。

“十姐姐为何这样说?”

李怡此时的内心开始有些慌乱,他特意把手放回宽大的袖子中藏好。

可是李怡的这一系列小动作都被观察细致入微的李定安看在眼里。

李定安将以前李怡跟宰相武元衡开的玩笑到一语成谶细说了一遍。

李怡听完这才将手从袖子中放出来。

“十姐姐,可能是我乌鸦嘴了吧。”

“哈哈哈,那你今后少说这些不吉利话。”

李怡跟李定安双双一笑置之。

而李怡方才悬着的心方才安定下来。

他以为十姐姐也知晓他是个穿越者的秘密。

在这个大唐国度,知道他秘密的有三个,武元衡、裴度、还有父皇。

现在两个都已经死去。

他真害怕父皇或者是知道他秘密的人又因此遇害。

若不是裴度让他把这个秘密烂肚子中,尽可能让更少的人知道。

否则大唐的百姓又样像当年安史之乱传袁天罡、李淳风的《推背图》那样,开始留意这个洞悉未来的小皇子。

这样一来,那些有叛逆之心的节度使就会对这个洞悉未来的小皇子下手。

李怡保守住了自己身上的秘密,但是此时他又一些担心身在大明皇宫的父皇李纯。

李怡知晓大唐是一个叫黄巢的人给搞灭的,具体因为什么他也太不清楚。

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他尤其喜欢明朝的历史,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大明的各种忠奸之臣他都熟记于心。

可是在这个大唐,竟然没有一首杜甫的诗传世、诗仙李白倒也有。

他知晓的两位名人柳宗元、刘禹锡。三月已经被父皇明升暗贬到千里之外,未曾谋面。

京师驿站传到洛阳的消息只是武元衡、裴度遇刺,并没有详细告知裴度还活着。

此时的洛阳城中皆以为裴度已经成了剑下亡魂。

李定安昨夜看到李怡独自一人在香炉面前烧了一些纸钱,他想应该是烧给这二人的。

她站在远处听到这位年幼的弟弟愤恨发誓一定要替他们报仇。

“怡儿,你就放心。当街刺杀宰相、御史这些刺客,已危及摇江山社稷,父皇定会下令全城搜捕。这案子不出半月便会告破。到时候你就可以顺着你直觉找到大哥暗害原因。”

“但愿如此。”

李怡看着京师的方向,山峦庇护,再看向洛阳城中,八关相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