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应激受创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自己的尝试失败了,赵大只能同意王默行提出的要求,说:“你还是去医院看看吧,顺便也带我问候一下。”
赵大知道只有去医院看望之后,王默行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情绪才不会因为提到这件事而出现失控,去医院等于给王默行的情绪上了一道保险。
这也是为什么王默行被任命为重案代理中队长的原因。
王默行的病症来源自于一起案件的侦办,从个人角度来看,赵大觉得很对不起王默行。
但从大局观来看,患有这种偶发性狂躁病症的人不适合担任领导,王默行被任命为中队长是赵大一手推荐的,但最终他只能成为代理中队长。
第一次发现王默行出现这个问题后是姜胜陪着他去看了医生,经过检查和测验后医生说这是应激式创伤反应,在经历和目睹了一些重大应激事件后,出现的身体和心理的排斥反应。
这种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加之王默行受创没有那么严重,所以大家并没有当回事。
直到后来愈发严重,只要涉及到王默行参与侦办的那起案件,他的反应变的越来越夸张。
医生说这种创伤以现有的医疗条件来说只能依靠时间来治疗,但不乏有特殊的病例,比如在回到应激现场,发现现实出现改变后,患者的身体状况反而好了起来。
听医生说完,赵大决定带着王默行试一试,解铃还须系铃人,王默行病发原因来自于案件,现场早已不在,此时与案件有关的只剩下当事人了。
而当事人正住院,于是赵大带着王默行来到医院,在看到当事人后,赵大故意提到案件的事,结果王默行不但没发生应激反应,反而能够心平气和的回忆讨论。
但这种情况也仅限于在医院,离开了躺在病床上的当事人之后,王默行再遇到此类情况还是会发病,不过病症一开始会很轻,随着时间不断延长,发病时的病症才会不断严重。
想把病情稳定住的最好办法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去一趟医院,一方面是为了看望当事人,另一方面还为了让王默行病情稳定。
只不过至始至终王默行不知情,他记不住发病时发生的一切,他只知道自己每隔一段时间要去医院看望自己最亲密的人。
这个人是王默行参警时带他的师父,也是王默行在刑侦工作上的领路人。
可以说没有他,王默行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在心里他是王默行最亲近的人,也正是因为如何,他的倒下让王默行产生了应激创伤,而躺在床上他,还能继续帮助王默行稳定情绪。
北连市第二医院,608室。
王默行轻轻敲了敲门,听到里面有人回应,这才缓缓推开走进去。
病床上躺着一个人,四十多岁,安详宁静,如果不是脸上戴着呼吸面罩,他看上去就仿佛是睡着了一样。
这个人姓刘,他已经在病床上昏迷半年之久,他就是原重案一队的中队长,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