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新世纪 (第2/2页)
他是《收获》编辑部的编辑,同时也是一名作家,这里的编辑通常都有这样两个身份,纯编辑反而不多见。
【只有有过创作经历的人,才能和优秀的作品产生惺惺相惜的电流】
程永新再次写道。
他随身都会带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突如其来的感触。
春节假期结束,第一天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审稿工作。
他有时候也会在工作时间写点东西,写一会儿,看一会儿别人写的,单纯做同一项工作,时间了会产生疲惫感的,对文字的敏锐度也会下降。
想到这,程永新再次拿起笔,踟蹰了一会儿,又放下。
“算了,这句不记了。”程永新嘟囔道。
很快,就到了晚上,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一到时间,程永新捏了捏山根,准备下班。
事业单位的人可没有频繁加班的习惯。
更何况他今天审稿了一整天,看了几十篇投稿,的确需要换换脑子了。
他打算回家路上顺道买两本地摊文学看。
纯文学编辑是很不容易的,他们审起稿来更辛苦,因为严肃文学的阅读比那些娱乐性质强的小说作品,难度要大许多。
看着心里憋闷不说,还费脑子。
而且《收获》是国内先锋文学的发起地,许多投稿作品都是这一类。
何为先锋文学?
叙事手法创新,语言风格独特,主题内容深刻。
有时会采用碎片化的叙事方法,有时会追求语言上的新奇独特,有时则会表达深刻的哲学内容。
但总之,阅读难度会大许多。
而且一些人明明水平不够,却自以为是,总以为把一个故事不说人话的讲出来就是纯文学了。其实也是粪作一篇,碰到这样的作品,简直减阳寿。
程永新站起身,刚想离开,一名年轻编务走进办公室,把一沓新的投稿递了过来。
“程老师,新到的稿子。”
“嗯,放这里吧,我明天再看。”程永新说道,“筛过一遍了吗?”
主要审稿工作是由他们这些资深编辑负责的,这些编务也要看稿,一来是锻炼,二来也是要进行初步筛选,筛去一些水平明显不够的文章。
“筛过了,对了,程老师……您知道新概念作文大赛吧?”年轻编务忽然问道。
“嗯,知道,学生比赛嘛。”程永新当然知道,《萌芽》的编辑部和《收获》在一个地方,都在SH市的作协大院里。
“这次的一等奖获得者里有一个学生,叫程野,他还写过一首诗,您应该听过,就是那个枕上书。”
“哦,此生也算共白头?听过听过。”程永新眼睛一亮。
他是六零年代生人,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刚好在感情最丰沛成熟的阶段经历了80年代的诗歌热,对诗歌是抱有很大的感情的。
想当初,他也疯狂地喜欢过海子、顾城。
而《枕上书》这首诗就是隔壁《萌芽》编辑部那里传出来的,听说写出来的是一个学生,程永新读了好几遍,甚是喜欢。
“怎么了?”
年轻编务从那堆投稿中拿出一封,说道:“这里新来一个稿件,署名就是程野,是京城寄来的,那个获奖学生也是京城人,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
“哦?这样啊。”程永新笑了笑,“刚获得了一个学生比赛的一等奖,就开始给《收获》投稿了?野心不小啊。”
“老师,您可别小看那些学生,他们那些稿子我看过了,一个个都好着呢,虽然有些稚嫩,但那些人天赋不凡,成长起来也是很快的。”
编务说道,“我有点不确定这个是不是他写的,因为我觉得有点……”
“怎么样?”
“太成熟了,太优秀了。”编务犹豫了一下说道。
程永新怔了一下,虽然这个小徐刚刚参加工作,还是个编务,但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华师中文系出身,古今名著度过一堆,鉴赏能力不差的,能被他给予这番评价的可不会是一般的稿子。
“他写的什么?什么内容。”程永新问道。
“是一部中长篇小说,八九万字,实不相瞒,我看了三个小时给他看完了……太优秀了,算是我这半年来阅读过的最优秀的一篇。”
编务小心翼翼地说道,其实以他的职位是没有权限直接选定某篇文章的,但是可以向上推荐。
听了对方这句话,程永新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好奇。
“总之,我觉得这篇文章很好,好的不像一个高中生能写出来的作品。如果真的是的话,那我觉得这个孩子真的前途不可限量。”
编务一边感慨,一边说道:“那行,程老师,我先走了,您也早点回家。”
说罢,就离开了。
程永新呆立了一会儿,坐了下来,找到那篇稿子,翻看起来,嘀咕道:“这个小徐,良心大大滴坏……这么吊人胃口,我特么还走得了吗……”
想着,开始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