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武道入侵 > 第七章 拳谱

第七章 拳谱 (第2/2页)

谢余君拉开椅子,待李玄阳坐下后,伸手拿起外祖父的牌位,拉开了牌位下的一个暗格,取出一个布包来。

try{ggauto();} catch(ex){}

“娘,这是什么?”

李玄阳有些惊奇,没想到每日都能看到的这张供桌里,还藏了东西。

“这是你外祖父留下的一本拳法秘术。”

谢余君吹了吹布包上的灰,将其缓缓打开,露出了一本线装书册。

封面上只有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六劲混元真解》。

李玄阳伸手接过,翻开了封面,开篇是洋洋洒洒的前言。

“拳盖周身之劲,力覆百脉气血,生一气而闻天机,拧六合而成浑元......”

尔后他又往后翻了翻,发现这本拳谱更像一本练拳心得,有许多涂改。

其中提及了六种拳法,《伏牛拳》正是其中之一,讲述的是如何将这六门拳法练出的劲力统合为一,也便是混劲之法。

“娘,您这是...什么意思?”

李玄阳大略翻看之后放下了拳谱,不明白自家为什么会有这种东西,更不知道谢余君为什么突然要将外祖父的遗物给他。

谢余君只是静静地看了他一眼,忽然右手一动,拳风乍起,直奔他的面门。

李玄阳虽然知道娘亲不会伤害自己,但还是下意识伸手一挡,以掌心覆住了谢余君的拳头。

劲风拂面,吹散了李玄阳额前的几缕长发,露出他一双惊愕的眼神。

十四年来,自他睁眼起,娘亲的身体便一直不怎么好,平常时候也未曾显露半分异常。不然以他成年人的眼光智慧,怎么会看不出来。

他没想到,自家娘亲还会武功,虽然不知道是否强过自己,但对付田虎王二李有才之流,却绝对绰绰有余。

“咳咳....”

谢余君收回拳头,捂着嘴巴咳嗽了一声。

“不错,你果然练出了劲力,比为娘当初可是强多了。”

“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玄阳起身,顺了顺谢余君的后背,心中满是讶异。

“你坐下吧。”

谢余君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将李玄阳拉回了椅子。

“这些事情,我本不想告诉你们兄弟。但你既然能在小小年纪练出劲力,可见天资禀赋不错,若是不练武,确实有些可惜。”

“但武功即是护身的手段,却也是惹祸的根源。你打小是个有主见的,娘不担心,但你弟弟明都心性跳脱,贪玩好动,心里也藏不住事,虽然天生就有一把子力气,娘却放心不下。”

“今日的事儿,娘可以跟你说,伱却不能告诉他。”

谢余君舒了一口气后,又跟李玄阳叮嘱了一句。

“知道了娘,您说吧。”

李玄阳点了点头,安静的听着谢余君说出下文。

原来他的外祖父谢安祖上世居青宁县,离东谷县约莫有着三百里之距。

谢家世代开着一家武馆,教授的便是方才拳谱上提及的六门拳法中的五门。

虽然不曾出过什么高手,但在青宁一带也算有几分名声。

到了谢安这一辈,他的天资却是不错,时年不过二十三四,便把家传的六门拳法尽皆修炼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练出了劲力。

只是没有完整传承,拳法武学修炼的再好,劲力锻体再是圆满,也没法滋生真气。

而他的武道之路,也便因此走到了尽头。

深思之后,谢安耗费大半家财,四处求购,终于获得了一本能练出真气的心法。

但这法门却极为伤身,完全是在透支根本。

黯然之下,只得放弃。

青宁县虽也是穷乡僻壤之地,但左近还有一个青云观,观中的《青云经》虽然修炼缓慢,但胜在中正平和。

谢安和当时的观主翠真子也算至交好友,只是任他百般恳求,奉上诸多积蓄,翠真子也不肯将《青云经》相授。

如此,便唯有外出求道。可当时的谢安已然成家立业,且育有一子。

以他的心性,还做不出来抛家弃子的事儿,只能按捺下心中的野望。

武学之道,没有內练法门,便没法滋生真气,突破冲虚之境。

闲不住的他静下心来后,转而去研习家传的六门拳术。

既然心法无望,想要突破自身,便只能在劲力上下功夫,以期找出另一条路来。

武道之境,初始以百家武学通脉,此为第一境。

但武学不同,贯通的经脉也便有着差异。

下流武学勉强通达一条经脉也算通脉,神功心法通穿百脉亦是通脉,只是打下的根基底蕴不同。

其后内感气血流转脉络,打通任督二脉,臻至第二境。

而第三境,唯有将任一门拳脚修炼到登峰造极后,充沛自身气血,并于其中领悟出劲力的奥妙,才能成就。

此境名为养元,需以领悟出的劲力通行脉络,震动诸穴,再次壮大气血后,自任督二脉交汇的下丹田中生出丹窍。

丹窍者,长生胎息之乡,安身立命之家。

若劲力不成,则丹窍不生。

丹窍不生,则冲虚无望。

无论是修炼出蜷缩于拳脚的劲力,还是覆盖周身百脉的劲力,都在此境囊括之内,只要有心法在手,皆有望突破至第四境冲虚,只是难易程度不同。

所以在养元一境,实力差异极其巨大。

强者,劲行百脉,力打三尺;弱者,气血两虚,力不及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