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大明商业圈 (第2/2页)
朱由崧倒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脸上挂着若有似无的笑容,对着邢如意轻声道:
“朕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朝廷放出扩建上海港的政策,让江右商帮和粤商们先尝试性参与,同时许诺他们港口建成后拥有经营权,这完全是能做到的。”
“再把这个消息放出去,最后由明华堂暗中造势,那些江南商贾们怕是要急得跳脚吧?”
邢如意听到这里,美眸中闪过一道亮光,心中不禁感叹:“陛下这一招,可真是够奸滑的啊!”
她的脑海里已经开始浮现出那些江南商贾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反应,想必会是一片混乱和焦急。
只要上海港扩建成,到时码头泊位、塌房、堆场,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
一旦这个消息传播开来,江西和两广的商人必定会积极响应并迅速参与其中。
特别是江西的赣商们,他们早就渴望获得港口经营权,以便更好地开展商业活动,可惜一直难以如愿以偿。
若是能顺应朝廷的政令,又能获得自己渴望的港口经营权,赣商们肯定是极力支持的。
但赣商和粤商的这种投资行为,无疑会引起江南商贾们的警觉和不满。
毕竟,上海与刘家港隔江相望,若江西和广东两地的商人成功进入上海港,那么无疑是两伙外地人跑到自己地盘来抢生意,让江南商人们的市场份额受到威胁。
这种局面下,若是放在以前,江南商贾们肯定不会坐视不管,而是会奋起反抗,要闹个天翻地覆,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激烈的竞争和冲突。
但如今,经过“哭庙案”一事之后,江南商贾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他们清楚现在的局势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了。
现在无论他们怎么闹腾,恐怕都难以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更别谈改变朝廷的政令了。
所以,唯一的办法,只有选择加入扩建上海港的这个计划,抢占属于自己的份额。
这时,邢如意露出一丝笑容:“陛下,这些商贾们一旦前期投入了资金,就如同那被萝卜吸引的驴子,即使想停下来也未必能做到。”
邢如意深知,商人总是追逐利益的,一旦看到有利可图,便会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一切代价。
投资就像是一场赌博,当认为自己能够获得巨大回报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而这正是皇帝所需要的。
皇帝巧妙地利用了商人逐利的本性,将他们引入自己的布局之中。
在邢如意眼中,当今这位天子的种种布局,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邢如意相信,依他睿智的眼光和种种果敢的决策,必能光复失地,一统山河,并引领大明走向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