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南明:重生朱由崧 > 第371章 商务司

第371章 商务司 (第2/2页)

比如开海,那更是违背祖制,是朝廷乱政,将会让大明从此永无宁日。

收商税这种跟那帮道德君子相左的政策,一定是祸国殃民,所以不乏有名望大儒出面反对。

这就是为什么江南工商业发达,大明朝廷却收不到几个商税的主要原因。

但那些苏商和浙商想不通的是,这次他们拜访的官员,几乎绝大数都拒绝出面。

甚至有的连门都进不去,送的礼也被直接丢了出来。

商人们也猜到了原因,毕竟刚刚因为哭庙案,江南数千生员被革去功名,200多读书人被问斩,对官员的震慑力太大了。

而且现在各地巡检司被整顿,这些新的地方武装只听命于朝廷,加上有明华堂那个怪物存在,江南商人想要罢工罢市威胁朝廷都做不到。

现在罢工闹事,就是在给官府借口,很快被压下不说,还会被明华堂抢走更多市场。

另一边的邢如意见各大商帮的主要负责人都已到齐,便召集诸人前往醉仙楼议事。

一众商人无奈之下,只得怀着忐忑的心情受邀前往醉仙楼。

主持会议的是冒襄和无锡钱家大公子钱重,很多商人都是认识的,邢如意本人却并没直接露面。

邢如意以明华堂的名义召集各大商帮负责人议事,其实就是一场大型商业会议,目的是阐述朝廷对商人的政策,规范商业经营,还有商务司的各项职能,以及商税税率等等。

各路商贾看着手上厚厚的一叠文书,正是朝廷设立商务司的诏令。

一众商人认真看完文书,有人沉思,有人忧心,居然还有人脸上露出喜色。

大明一般多是采用抑商政策的,但他们发现朝廷设置商务司,有很多条款几乎都是在鼓励通商和恤商的。

商务司不单单是拟定了商税,更是在规范和保障天下所有行商。

比如朝廷牵头全面疏通江南所有漕运,打击江洋大盗路土匪,还有建造的大量仓储塌房,也可租赁给商人使用。

脸带喜色的多是以江右商帮为首的赣商。

从这份朝廷文书上看,今后只要赣商老老实实纳了商税,规规矩矩地做生意,途中就不要再受官府和地方士绅盘剥,朝廷也有义务保护商船不受土匪、江盗、海盗们的劫掠。

今后江西的货物,向南可直通八闽,向北可直达东海瀛洲,然后可以跟其他商船一样,与海外进行贸易。

就凭这一点优厚条件,江右商帮的陈楚生等人就深感满意,对于设置商务司,缴纳商税一事并不那么抗拒。

江西以丘陵地形为主,多盆地和谷地,温度适宜,盛产各种农作物,一直有鱼米之乡之称。

江西以潘阳湖为中心,东邻闽浙两省,南连广东,西接湖广,北毗南直隶,这个地理位置水路发达,水运便利,始终处于交通中心,因此商贸也是极为发达。

江西的药材、瓷器更是闻名世界,这些几乎都被江右商帮垄断。

但因为江西的特殊地理位置,赣商们在商业发展上却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

赣商们的货物借助水运,向南可经闽江水系上源的崇安,连通八闽,向北可经长江直达南直隶,从东海瀛洲出海。

但北有徽商、浙商、苏商等,东南则是有闽商和粤商,这里都是别人的地盘。

江右商帮势力再怎么强,在别人的地盘,商业竞争也搞不过沿海当地商人。

像江西有名的瓷器和药材,这些都是海贸的重要货源,但是海贸一直被沿海的苏商、粤商和闽商们控制。

这就导致江右商帮的商路受到局限,拼死拼活贩运货物赚的只是些辛苦钱,利润的大头却让沿海商人们捞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