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卜弥格 (第2/2页)
汤若望能留在大明这么多年,同样是因为向崇祯帝进献了一副望远镜。
try{ggauto();} catch(ex){}
但是现在南京这个明皇把《崇祯历法》收了,却似乎并不允许自己在京师建教堂传教,汤若望心里面很是失望。
其实只要思维稍微正常的皇帝,都不会在这个时代允许西洋人在大明传教。
西洋教根本就不是啥好东西,不说他的教义与华夏文明理念相悖,还有非常黑暗和野蛮的一面。
尽管后世有人在为西洋教洗白,但这个时期西洋教有非常多的黑历史,想洗也洗不掉。
他们烧女巫和吃人肉,烧死了欧洲几十万少女。
咱们华夏古人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最多也就是炼丹吃药,最后把自己毒死了。
而西洋教徒为了长生不老吃的是圣餐,圣餐就是少女的心脏,后来发展成欧洲贵族聚会就吃木乃伊。
想象一下就觉得这种教太变态了。
正史上多尔衮让汤若望任钦天监监正,允许他在北京建教堂传教,后来顺治还认了汤若望做“玛法“,也就是干爷爷。
短短几年时间,汤若望从五品的钦天监监正一路晋升为一品光禄寺大夫,就连汤若望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被封了官,母亲、祖母和曾祖母被封为二品夫人。
一个西洋人被授予如此多的荣誉,和得到君主如此隆重的宠爱,也就只有满清了。
后来汤若望的西洋教迅速壮大,到了1650年,教众发展到15万多人。
这就很恐怖了。
此时汤若望信心满满的一次献书,想要得到明皇的认可,却被拒了,让他始料不及,用求助的眼神看了一眼方以智。
方以智内心暗骂一声,这个西洋人也不分场合,当着皇帝的面跟自己眉来眼去。
方以智装着不看汤若望,不予理会。
朱由崧想要借助汤若望他们为展科技技术,但又不想他们把西洋教堂建起来。
略一沉吟,便对汤若望说道:“汤若望,你献书有功,如果你真如所说那样,是心向大明,朕可以给你一个工部郎中的官身,协助天工院。”
朱由崧又看向其他几个黄发碧眼的西洋人,说道:“我大明准备开放海贸,你们万里迢迢从西洋来我大明,不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么,如果你们感兴趣的,可以与大明合作。”
这话一出,其他几个西洋人眼睛都亮了,如果大明官府彻底的开放海贸,那就方便多了。
大明禁海令,虽然根本禁不住沿海的走私商贾,也禁不住这些从西方来的商队。
但是有一道朝廷的禁海令摆在那里,大明沿海本土官员就可以利用这些禁海条令,对西洋商队进行敲诈。
对他们这些西洋人来说,想要在大明赚钱,不得不和沿海的地方缙绅官员合作,被人当中间商赚差价。
现在大明皇帝说开放海贸,那今后没了禁海令,大明的绵布,瓷器等货物,可以更方便的装上货船运回西方,源源不断的赚取大量钱财。
所以不等汤若望说什么,立刻有一人站出来,用一口流利的汉话说道:“尊敬的大明皇帝,您的这个英明决定,实在是太好了。”
朱由崧看向说话的人,问道,“你是谁?”
方以智出来解释,“陛下,他是传教士卜弥格。”
“卜弥格?”
朱由崧感觉这人的名字有些耳熟,仔细的思索了一番,想起这个人是谁了。
这个卜弥格怎么也来了,他不就是帮永历帝回欧洲罗马搬救兵的那个洋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