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让士兵识字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南明:重生朱由崧!
朱由崧先后给军队招了两批督抚官,要让军队士兵读书识字,自然还得交给军队中的基层督抚官去做了。
准备成立军政院的军事督察,这些人也要抽调以督抚官为主的人过去。
这样一来,现有的督抚官就不够用了,所以朱由崧准备再招募一批秀才和童生,让这些读书人进军队里面做督抚官。
前面招募的第一二批督抚官,来应征的都是些穷秀才和童生,而且年龄大多都是三四十岁的为主。
他们大多都是因为最近几年乱世,天灾人祸,家境生活贫困,看中朝廷那三十两安家银,加上科举无望才选择进入军营,并做好了在这个乱世,把命卖给朝廷军队的准备。
朱由崧对这两批的督抚官总体上来说都很满意,他们能做到和普通士兵同吃同住,而且一起上过战场。
几次战争打下来,没死的普通士兵锻炼成了强兵强将,督抚官也磨练出来了,跟其他秀才童生完全不一样,脱胎换骨。
而且这帮穷秀才、童生进入军中适应了后,真的找到了一条不一样的晋升之路。
像是第一批督抚官,有的参加了几场战争,不少人都已经从最初的七品武官升为五品武官了。
现在那些上过战场,经过战场磨练出来的督抚官,年龄又在那摆着,成熟稳重,抽调一些人进入军政院担任军事督察,完全没问题。
而接下来新招募的督抚官,准备提高一点要求,年龄定在30岁以下,相信有前两批督抚官的榜样在那里,应该是不愁招不到人的。
新招募的督抚官,就交给前一批的老督抚官去集中培训,朱由崧自己抽空去露一个脸就行。
将来军队中的将领识字的多了,就可以建立一个武学了,也就是军事学校。
当然要建立军事学校,那可能是以后的事了。
建立一个专门的军事学校,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出来的,就依现在的状态,估计那是好多年后的事。
朱由崧召督抚冯冼和刘正几名督抚官进宫,让他们去编写士兵识字的教材。
四书五经就不教了,让普通士兵一下子去学这个,实在是显得有些为难人了。
现在朱由崧要的,只是让军队的大多数士兵识字就行。
把千字文和一些简单的算学定为识字教材,同时又把历朝历代的名将事迹,编写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让士兵们去学习。
比如汉代霍去病、宋代岳飞等人的故事。
以前大明朝廷的那些普通士兵,他们有的是流贼,当兵也只是为了糊口饭吃。
现在军中赏罚分明,军队上下不再是以前那样死气沉沉,有种焕然一新的气象。
如果再加上文字、小故事的灌输,为他们注入了精神粮食。
将来这种有思想的军队才是朱由崧想要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的王师,心中有信念,有那种浩然之气。
在作战的时候,不会轻易溃败,并且有牺牲自我的精神。
这种军队的设想全部规划,朱由崧也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整理出来。
一连几天,朱由崧都在忙这事。
好在现在江南那些不待见朱由崧的乱七八糟的官员,不少都是牵涉到谋逆案,被清除了一些。
try{ggauto();} catch(ex){}
剩下的也不敢明着跳出来唱反调,就是对朱由崧有意见,也只能在心里面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