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荣禧堂宝玉挨打,梨香院薛家私话(4k字!) (第2/2页)
政老爷说着就要冲向贾政。
贾母登时喝退他,然后问宝玉为什么这么说。
宝玉道:“他如今考了科举,将来肯定是要当官,若当了官,便要在那污泥里翻江倒海,非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方才罢休!”
众人听罢方才明白他的想法。
然而,能理解贾宝玉的人少之又少,除了贾母、林黛玉、薛宝钗,其余人等皆不理解。
贾环更是不屑道:“宝二哥,大丈夫当于世,纵使刀山火海,污秽流于世,也是走得滴!”
“你向来自诩才高,却连周敦颐所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道理都不懂得,真是枉费你读了那么些书!”
“我贾环三,羞于与你同席!”
“告辞!”
说罢,贾环夺门而出,留下在座一干贾家人等瞠目结舌。
荣禧堂内登时鸦雀无声!
忽然,薛宝钗有意无意地说了句:“真大丈夫也。”
此言一出,贾政、贾琏、贾赦、贾珍等一竿子爷们儿皆露出赞许之色。
他们虽都是些不堪入目的男子,贾宝玉口中的“须眉浊物”,但正如贾环所言,尘世污秽不堪你就不入世了吗?那你怎么还不找块豆腐撞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人有缺陷就改嘛。
改不了大不了摆烂嘛!等哪天调整好心态再改就是。
千万莫学贾宝玉这般自命清高,实则脱离现实,事到临头就只能当个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
荣禧堂,贾母身边。
贾宝玉听见薛宝钗称赞贾环为“大丈夫”,又见在座几个“须眉浊物”都深感认同。
他登时又气又恼,整张大脸盘子变得面红耳赤,活像煮熟的螃蟹。
贾环是大丈夫。
那他岂不成小女子啦?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看在场之人的脸色,除了林黛玉对贾宝玉流露出同情,其余人等皆目送贾环离去。
就连向来偏心贾宝玉的贾母,也忽然对赵姨娘摇头道:“嘿!老太婆我就纳闷了,你这老鼠肚子,竟能怀出一对龙凤!哈哈,哈哈哈哈哈——!”
贾母到底见过大风大浪,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都能乐呵呵地讲起玩笑。
赵姨娘既高兴又羞恼。
王夫人的脸却变得异常黑。
贾赦、贾珍等人都发出笑声,夸探春和贾环两姐弟出色!
荣禧堂的氛围立马重归于欢乐。
贾母抱着宝玉,招呼一家人继续吃喝玩乐。
然后她对探春说:“三丫头,去看看你弟弟,叫他想开点,别跟宝玉计较。”
探春点头,大方离开。
但没过多久她就返回来,告诉众人一个尴尬的消息。
贾环要搬去铁槛寺!
理由是——备考。
贾母听后没有怪罪,点名叫探春和王熙凤给贾环准备点好的吃穿用度,开销从她的体己银子里面出,算是对贾环的一种补偿。
之后宴席继续进行,只是缺少了贾环这个主角,总显得差点意思!
当晚散席后,贾家众人对今日发生的事情也是态度不一。
宁国府那边私下给贾环送去许多藏书以示好。
荣府各主子反应则更激烈。
据说,当天宴席散后,贾政到王夫人院子把王夫人训斥一通。有小道消息称,政老爷觉着是太太没有教好贾宝玉,对其大加指责。太太被说到流泪,最后不得不搬出已逝的贾珠,方才堵住贾政的嘴。
是了,别说王夫人,就连贾政一开始都没指望贾宝玉能有出息。
他们重点培养的是贾珠,并且贾珠也考上了秀才。
只可惜天妒英才。
当晚两人不欢而散,王夫人对着贾珠的灵位以泪洗面,贾政也是懊悔不已。
而始作俑者贾宝玉呢?
他回到自己房间,先是瘫在床上生闷气。
然后又气不过,起身把房间里的碗啊碟啊乱砸一气,嘴里叫骂着“小禄蠹”、“都怪你”之类的话语。
林黛玉听见隔壁屋子的动静,抱着担忧的心思过来探望。
一进屋子,林黛玉就对宝玉说:“你,别砸啦。传出去,别人真以为你小家子气。”
宝玉见林妹妹进来,委屈地放下手中盘子。
他又瘫到床上,嘴里念道:“我真冤枉!哎——!”
黛玉过来安慰他,叫他别再念着贾环。
林黛玉:“你跟他就不是一类人。你是冰,他是炭,本就不相容,相互也别纠缠。”
贾宝玉唉声叹气道:“那我以后躲着他就是。”
黛玉笑了:“那样最好!”
贾宝玉支起身:“可他要是考过府试、院试、甚至乡试、会试、殿试,那我不还是要去道喜吗?”
“届时你装病就行。”
“总不能次次装病吧?”
“那你蒙着眼睛去!咯咯咯!”
“啊——!”
贾宝玉怪叫一声,既烦恼又无奈地瘫倒下去。
……
另一头,梨香院内。
薛家母子三人坐在一块儿叙话,把今天荣禧堂发生的事情有说有笑得复盘了一遍。
薛蟠率直地当着母亲和妹妹的面,评价起贾环和贾宝玉。
他翘着二郎腿道:“今儿个环兄弟说得对,宝兄弟忒像个娘们儿!”
薛姨妈和薛宝钗听后,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
她们私底下在计划什么,她们心底自然清楚。
但是今天荣禧堂发生的事情,让母女二人登时看清贾宝玉和贾环两兄弟孰优孰劣。
虽说薛家因为贾环发明熙凤酒的事情,跟着赚了不少银子,但在此之前,薛姨妈和薛宝钗都还是觉得贾宝玉更好一些。
因为贾宝玉是嫡子。
但今日过后,薛宝钗对贾家两兄弟的看法变了。
宝钗毫不避讳地对薛姨妈说:“妈,我看环儿是个有担当的。”
她这话,几乎是在明示自己的态度。
薛姨妈却还有些犹豫。
“儿啊,太太那边……”
宝钗道:“那咱们再等等看。老太太也更喜欢颦儿。环儿也还小……”
说到这,她忽然有点开始担心。
宝钗靠在薛姨妈怀里,愁闷道:“妈,儿十四了。”
薛姨妈安抚道:“那有什么,女大三,抱金砖,我薛家不缺金子。”
宝钗闻言却越发担忧。
除了金钱,她还有什么能吸引对方呢?
想到这,美丽娴雅如皎月的面颊,不禁飞起淡淡一抹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