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明末:谁言商贾不造反? > 第37章 试探

第37章 试探 (第2/2页)

王少钧客套的说了一句,径直走到主座坐下,命众人也依次落座。

在没来之前,他曾经推断过。胡秋白做出这种闯关行为,一般有两个可能。

第一个可能,胡秋白作为读书人,心高气傲,看不起军户,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无视墩堡设置的规则;第二个可能,胡秋白是个莽撞人,脑袋缺根弦,没见过火器工坊,因此非要瞧个明白不可。

按照读书人一贯的臭毛病来讲,第一个原因的可能性倒是更大一些。

原本王少钧已经做好了这位读书人会对自己无礼的准备了,但现在看到胡秋白这样彬彬有礼的样子,这两个原因似乎都站不住脚。

王少钧有些吃不准这个人,便不轻易开口说话,只上下打量着胡秋白。

胡秋白仿佛完全能猜到王少钧心中所想,再次一躬身道:“王大人,在下为先前的鲁莽行为道歉。这是今日有幸来到贵墩,目睹贵墩非同一般,心中颇为敬佩。便想着好好了解一下,王大人到底是如何能将数百土匪一举歼灭。如今看来,贵墩纪律严明,军队士气高昂,鸳鸯阵法严谨,再加上装备精良的鸟铳,那些土匪败得不冤。”

王少钧顿时有些好奇道:“阁下还对军事有所研究吗?”

胡秋白微微一笑道:“实不相瞒,在下几年前还是兵部职方主事孙元化大人的幕僚,曾经跟随孙大人前往宁远协办袁崇焕大人,参加过宁远之战。”

“哦?”王少钧顿时面露震惊之色。作为读过明史之人,王少钧当然知道这一战役。

这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首次未获胜的战役。天启曾称‘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此战为构建宁锦防线打下来基础,极大的提升了明军的士气,可谓是意义深远。

他站起身来,拱手道:“原来胡先生竟曾经参加过宁远之战,当真是失敬。宁远大捷名震天下,是我大明扬眉吐气之战。”

胡秋白也忙站起身来,还礼道:“说到底,不过是守城而胜罢了,何足挂齿?依在下看来,未能在野战击溃建奴,称不上大捷。”

王少钧微微一笑,问道:“不知先生在宁远具体做何事情?”

胡秋白回答道:“加固城垛,砌造炮台,添置火炮。”

王少钧心想此人既然能在宁远造炮台,确实对火器颇有研究。他对辽东非常感兴趣,用试探性的口吻道:“原来袁大人所说的‘凭坚城,用大炮’是得益于孙大人和胡先生的相助了。前些日子,袁大人又创下宁锦大捷的功勋,实为我等之楷模。”

胡秋白摇了摇头,不屑道:“吾观此人,虽有勇气,也有手段,但也不过是好大喜功,心胸狭窄之辈。”

王少钧听到此话,倒有些意外。这可是公然对长官的大不敬之语,胡秋白却能如此毫不顾忌的说了出来。听其语气,似乎挺看不上袁大人的。

他对此很感兴趣,正待继续问,却听金大海轻咳一声道:“大人,宁远在辽东,离咱们这里太远了。还是说一说咱们墩堡眼下的事情吧。比如说,番薯种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