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明隐相 > 第182章 步步为营

第182章 步步为营 (第2/2页)

常森还没反应过来,徐膺绪则一脸疑惑。

“要我说,这西番的几个商镇干的越好,苏闲你的功劳就越大,你放心,皇爷肯定惦念着。”

“还有……”

再度找到白珏,听到他们已经搭建起炉子,开始烧制后,苏闲又从脑海里,找到了一些注意事项,旋即让他们立刻开工!

……

李佑赶紧回道:“或许上次就是偶然性的,下一次什么时候来咱们并不知道。”

常森说着说着,就满脸艳羡,看的出来,其对这种传闻极为相信。

“现如今,我大明还没有收复云南,其远隔千里,绕路而来的确让人猜不透原因。”

白珏倒是猜到什么,“公子若有吩咐,我等几人万死不辞!”

这些东西,苏闲在后世见的都习惯了,然而在这里,却似乎真的是物以稀为贵。

苏闲愣了愣,好半晌才反应过来。

苏闲先是叫来白珏,既然要提前做准备,且不能让格物院再争风头。

胡惟庸已经好久没有过,这种松快到极点,同时大权在握,他不用看任何人眼色的感觉了。

苏闲看着还在哈哈大笑的常森。

“对了……”黄恪想到什么赶紧说道:“皇长孙他们也喜欢,这段时间,讨论最多的就是此物。”

要不然也不会冲锋在,侵吞格物院的最前线。

那么此前朱元璋的一些古怪行动,还有蒋瓛在那一夜行动后的刻意隐瞒。

可物以稀为贵。

要不然继续下去,胡惟庸要是发疯。

黄恪赶紧道:“是有很多特产,但咱大明地大物博,要什么东西没有,所以他们拿的……大部分都没什么用,倒是有些东西咱大明的百姓非常喜欢。”

起因……

里面的一些工艺手法,苏闲并没有让人刻意瞒着他们,而黄恪那些学子最新研究出来的,也被他们所学。

这段时间,常森等人对这琉璃也分外喜爱,再加上勋贵合作的钱庄,近乎源源不断的来财。

“呃……”常森顿时不笑了。

听到苏闲是为琉璃而来,大家都以为苏闲没见过这些东西,拉着苏闲就前往他们的宝物堆里面前去。

而与此同时。

不过,在此之前,他得做一些准备。

闻言。

格物院目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个状况,苏闲并不想刻意打破。

苏闲继续问道,这两天索性无事,他从各方面都打听这琉璃,得到的信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夸张。

“这几个月,你们找回来的那些族人在忙什么?”

黄恪一愣,他之前还没想过这些,“这倒不知道……不过安南、真腊、占城等小国,都在西南……”

胡惟庸极为满意,“去试!”

这玩意曾经也有古人烧出来过,然而因为并没有掌握具体方法,再加上杂质颇多,所以并没有传播开来。

说到这里,他不禁再度道:“钞镜院的那位驸马院使,不能上了位,就不认本相了。”

苏闲倒是饶有兴趣的,又去了常府内。

也对。

甚至几次三番,让宋慎自己去外面找,也没什么动静。

“嗯。”

<divcss=ntentadv>

苏闲再道:“炼出来后,就尽快来找我,咱们也换换花样。”

阳光之下,琉璃珍品反射出各色光彩,大部分都是常见的杯装物,也有一些取巧的成品,然而瑕疵很多,好些地方似乎没烧完全,可见不少杂质。

“最起码都要数十万贯乃至百万管以上了。”这时,徐膺绪回答道:“京城的富户对这些琉璃非常喜欢,遇到好些珍品,几千贯都不是个事。”

忽然,他似乎想到什么问道:

“你们说,这段时间这些西番的商贾,交易了多少宝钞?”

这些天,胡惟庸一直在等着,那个“有缘人”的第二封信件。

苏闲今天来只是见见世面,并不想说的太多。

岂不正是印证了心中的某個猜想——当今陛下,已经确认了心中的念头,胡惟庸案,即将爆发!

第二天。

“好哇!”苏闲点了点头。

“是吗?”

一边想着,苏闲念头重新回来,又放在两人所说的“琉璃”上。

等到使团入京后,朱元璋这才得知,当即大怒……

苏闲一眼看去。

“哦。”苏闲点了点头,状若无意道:“说的这么好,我也想去看看了……”

“正巧五天后,那号称从海底捞出来的祥瑞珍品,海月琉璃就会出现,到时候要不然咱们跟您去。”

且这规模极为恐怖,如果再联系各省……

苏闲再度问道。

“听说南直隶外,也有人乘坐马车,专门为此而来。”

进入常府。

“什么?”

什么澄澈纯净的琉璃,说白了就是玻璃。

白珏懵懂的抬起头,还不明白苏闲的意思。

“我大哥都说了,这些琉璃都是从西番来的珍品,每一个都得天独厚,听说还有送给陛下的贡品。”

这段信息是胡惟庸案,最为普及的获罪原因,所以苏闲记得非常清楚。

苏闲吩咐道:“你在格物院这两年,会搭建那火炉吧?”

眼看着白珏兄妹两离开。

“无妨,就算不是为了通商而来,那也得给他们加上一个通商的任务。”苏闲说完了绕口的话后。

占城国使团前来大明朝贡,然而胡惟庸并没有将其当一回事,甚至没有回报朱元璋。

白珏带着白芷夏,两人相貌相似,前者已经蜕变成比成人稍微矮一点的少年,而后者虽然跟苏闲差不多大,但几乎跟苏闲一样高。

“这……”黄恪刚想说,就被贾贤使了眼色,前者这才知道,自己说多了,连忙笑道:“您再过几年,长大一点儿就知道了。”

现在看来,随着和西番的商镇建立起来,不仅是大明的货物可以往西输出了,外面的东西也进来了……

苏闲并不能保证——朱元璋会在这个时候,为了格物院提前收网。

“不要再如同以前,给他们反应时间了。”

“也不是什么危险的事,谈不上生死,但要隐秘一些。”

忽然,胡惟庸语气幽寒。

李佑几乎是瞬间就反应过来,大喜道:“丞相高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