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铜活字印刷术! (第2/2页)
而苏闲对此恍若未觉。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回禀陛下!”苏贵渊立刻回道:“这还是吾儿曾说的想法,早在四月末,宝钞提举司就尝试过,此法的确可行,但需要继续精研。”
try{ggauto();} catch(ex){}
就算是苏闲自己,也有些惊讶。
苏贵渊马上伸手入怀,然后从内衬里,取出一个折叠的整齐,和一般宝钞差不多大的纸张。
“而铜板……”苏贵渊皱眉,“北宋印发交子时,用的就是铜板,但不知为何,大明并未使用。”
这两张宝钞一模一样,他自己直到现在也没看出来,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他正疑惑之时。
比如还是刚才思考的,既然毕昇研究出来“活字印刷术”,那么根据材料不同的试验,肯定也是几年之间的事情。
“端一盆水来!”
思绪良久,他看向方孝孺,这才缓缓点头。
后者大喜过望。
苏闲每一句话说完,吐蕃诸部使者的脸色,就开始出现些许改变。
“这是怎么改变的?”
纸质柔密又有韧性,比之前的宝钞材质,明显好了不止一点!
“怎么还不来?”
“当然,此后大明也会根据各个部族使用宝钞的情况,做出统计,若是宝钞使用得多的,则在下一年,会获得更多的支持,甚至是明军的保护。未来……甚至可以获得我大明的先进的冶铁工艺以及制盐之法。”
换句话说,按理,北宋时期就该出现铜板印刷。
而这就需要很大的地盘。
他只是在扫视众人后,最后将视线停留在朱雄英那里……
苏闲也曾在在记忆中翻找,后世大部分的说法,是从高丽那边传出去,然后西方普及。而到了大明弘治年间,南方才大面积的普及金属印刷。
可按照道理。
“不论技术如何提高,民间的伪造一定屡禁不止。”
“当然,诸部若是愿意学习,大明甚至可以在部族之内开设学府,专门教伱们识字、算数,这样一来,就能更加善用宝钞,和我们大明交易。”
“与大明定下宝钞盟约!”
他没注意到的是,方孝孺的目光炙热。
朱元璋确认道,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反应出来分而击之,还给前面吊个大萝卜。这简直是磨着吐蕃诸部的内心啊。
“这段时间,不论冷热环境,铜板印刷都比胶泥、还有木质更加耐用,也更加方便。”
此刻,就算明知道,苏闲所说的不靠谱,他们的呼吸也不由得急促起来。
看到他这幅样子。
“石板材质脆,稍微一刻,就会大片脱落,刻大字还行。刻如同宝钞般大,且务求精细,难以做到。”
而此时,诸臣则是陷入震撼。
“而正因为此,大明前期只能暂时和五个部族合作。最开始,使用宝钞的部族,可以获得更多的茶叶、盐等必需品的供应。”
似乎都在迟疑,有甚者,似乎已经忍耐不住。
他有些怨愤的看向那个娃娃,这是在离间他们的心。
他们就是怕这种材质的宝钞,出问题了,那就跟倾家荡产差不多。
“陛下,微臣此前做过刻字,再烧制铜液,浇筑成铜章。”
朱元璋显然已经意识到什么,连忙让一旁的内侍去接。
在这之前,大明宝钞可是那位皇帝陛下,在两年前,想出来提升自己“财力”的。
时间过的很快。
苏贵渊似乎真的准备好了一切,他赶紧再度从怀中摸索,取出一块铜字刻章。
这一刻,朱元璋越想越是激动,他是真的想期待,让其快快长大。
他明显感觉到,在自己身旁,几位使臣的脸色已经变了,原本说好的联盟,似乎要不攻自破。
身为大儒,天下多少学子,殷殷盼望着这一日?
重启科举!
那时候的宝钞,根本没有提升到现在这样的战略位置。
相比较和大明的敌对,吐蕃内部的诸部争夺地盘,才是最为惨烈的。毕竟想要活得好,就得多养牛、羊,更多的其实还是战马。
“但我图骨尔,仅代表朵干诸部,愿意第一个相信大明皇帝陛下!”
不一会儿,整张纸随着水分蒸干,又似乎变得和之前一样。
再比如:宝钞编号!
纸张上面,什么图案都没有,就像是一张白纸。
朱元璋不禁皱眉,这里面怎么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这一刻,图骨尔只觉得自己,已经快要控制不住旗下的诸部了。
朱元璋伸出手掌,示意他不要多说。
“放这个!”
“还有……”图骨尔似乎真的心乱了,他要一下子将理由全部说出来。
他甚至联系着后世的一些套路,正色道:
“我说的都是事实,我们的宝钞也不是说想印就能印的,这都要和粮食挂钩。诸位担心的,一张空纸能换取牛羊?那更是无稽之谈!”
“这本身就是假钞能起来的重要原因。”
“不过,既然都顺服我大明,那就以后都有机会,无非都是谁先谁后的问题。”
三国纸钞还能继续玩!
毕竟……此地还是限制住了自己。
他下意识的问道,可随即很快反应过来,马上道:“不用多说!”
活字印刷术,是从北宋时期就出现的。
他一声高喝,旋即快步回到父皇身边,朱元璋直接拿过,仔细端详,甚至还拿着在空中甩了甩,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嗯?
他的话,明显也让朱元璋和一众臣子意外。
“木字板,本身材质松散,染上墨之后,就会立刻扩散,印在纸上,就会出现多余的杂乱阴影……”
但这方面的论调,也有漏洞。
然而下一刻……
“只需要在太阳底下、或者灯火边晒一下,就可以近乎恢复原样!”
工匠们不是傻子,肯定能从泥活字、木活字,过渡到金属活字。
再度拿出来,虽然也被浸湿,但他轻轻的甩了甩,却并没有撕裂。
最终,他看向那刚才被苏闲,三言两语就离间的一众吐蕃使者。
但这种方式,正如父亲苏贵渊所说,时间短还好说,时间长就会因为本身的材质,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一边说着的时候,苏闲自己,倒是想起了一些事情。
想让他们诸部,你争我抢?
这都是从哪里学来的?
图骨尔恼怒无比,只感觉自己等人之前暗中定下“盟约”,再这么下去,说不定真要被这个孩子给毁了。
眼看着图骨尔等人,各自互相看了一眼。
但已经足够了!
想着之前苏闲所说的话,不由得接着道:
“现在,你们的疑惑,该解释的也都解释完了。”
而铜!
“回禀陛下,其实细看之下,的确有些不一样。这全是因为,印刷之时,器具材质所致!”
却见父子两个目光相对,苏贵渊甚至已经知道,儿子要说什么,他连忙说道:“新的宝钞材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会惧怕风雨,就算打湿,浸水,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全都溃烂。”
此刻听闻,已经赫然站起。“是真是假?”
当然,细微观察还是有些不同的。
“陛下!就算如此,还有最后的防伪!”
敬酒不吃吃罚酒!
他今日,已经算是足够的释放善意了,再硬的骨头,若是啃不动,他就将其砸烂!
一边想着,他正要说话。
……
但这些玩意,几乎是宝钞提举司的日常,所以他也就没再关注过。
不一会儿,便有内侍匆匆端着一盆清水。
然而,这些问题在苏闲的眼里,却不像是在说理由,而像是在说最后的几个疑惑。
而图骨尔则迈前一步,似乎带着决绝的步伐。
不可否认,对方说的,确实不是印发新钞就能解决的,必须做出更多的改变!
而就在他心中浮现这个想法的同时。
看见他的表情,在其旁边,几个使臣终究是按捺下了内心的心思,均是没有当先站出去。
而他现在。
他继续看向那个小子,这一次,他脸上的欣喜,已经溢于言表。
但苏贵渊将其展开后,却明显要比之前的纸钞硬上许多。
图骨尔神色紧张,一张老脸也是对其笑容,“陛下满意,我们当然满意。”
本来是尝试之举,却不想这大半年的时间过去,竟然真的有成效?
更新晚了,抱歉。
这一章写的慢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