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 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

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刚披上总重五、六十斤的战甲兜鍪时,李世民还有些气短气急。

意识仍然蒙着一层薄雾,被李明按压的肋骨也在隐隐生疼。

但当他跨上了战马,一切雾霾顷刻消散。

这位急病初愈的马上皇帝,又变回了年轻时的天策上将。

他的思路非常清晰。

百骑是皇帝直接招募指挥的贴身护卫,飞骑是世代为兵的职业军人。

都独立于南衙府兵十六卫,被称为“北衙禁军”。

十六卫之一的右监门卫有异动,保险起见,府兵暂时不可信任。

所以调集的是另外两支心腹部队。

马背上,李世民面沉如水。

如果说,有人要动他的庶子,使他感到愤怒。

那么,有人擅动他的军队,还是宫中的军队,更是触碰了他的逆鳞。

作为宫廷政变上位的皇帝,他太清楚禁军的利害了。

玄武门之变他之所以能成功,关键的一手不在于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而在于他控制了禁军,大清早的把父皇李渊挟持到海池上“泛舟”。

“是谁,到底是谁……”李世民目光血红。

麾下马蹄踏踏,兵士们沉默着向北挺进。

沿途的宦官宫女都被吓破了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穿过永巷,穿过甘露门。

李世民能清楚地看见,另一支部队高举火把,将后宫角落的一处小破楼包围得水泄不通。

立德殿。

李明和他的母亲、姐姐、姨娘们所居住的宫殿。

“驾!”

李世民一夹马腹,一马当先,百骑精锐紧随其后。

包围立德殿的部队,由一位面容粗犷、披头散发的突厥将军率领。

他现在很慌。

他看见北门屯军冲进玄武门,又看见另一支更杀气腾腾的部队冲过甘露门,将他两面包夹。

将军立刻纵马上前,见皇帝正气冲冲地向自己发起死亡冲锋,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一番审时度势后,果断下马跪下:

“末将阿史那……”

“阿史那结社率!”李世民懒得废话,大老远地怒喝:

“尔等的部落被薛延陀部落攻伐,是朕给了尔等容身之所!

“怎料尔等反骨,竟想杀了朕的爱妃和子息?”

阿史那结社率的汉话不太行,磕磕巴巴地解释,急得舌头都快打结了:

“不,末将听命令,只包围宫殿,没有进入。殿下们,很安全……”

“谁命令你出营的?!”李世民暴躁地打断。

“呃?”

阿史那结社率显然愣了愣,迷茫地看向身后。

另有一骑慢慢向前,也是一身戎装、披头散发。

“父皇,儿臣腿脚不便,未能及时下马,还望父皇恕罪。”

李世民眯细了眼睛,终于认出了这个像突厥人一样不束发的年轻人。

骤然一惊:

“承乾?你不是……”

他把“也中毒了”几个字咽了下去,改口道:

“辅机不是说,你也得了病吗?”

李承乾终于在护卫的搀扶下下了马,呈上两半完整的虎符:

“既然父皇有令,那么儿臣即便只剩下一口气,也必须站出来。

“父皇才是,您刚醒转就纵马奔驰,要保重龙体啊。”

李承乾甩着一头秀发,搭配上过于清秀的眉目,让李世民很想吐槽。

而李承乾所说的话让他更想吐槽。

“你说……出兵包围立德殿,是朕的命令?”

他想怒斥胡说八道,但调兵遣将的虎符是真的。

“确如太子殿下所言。”第三人远远地下马,行至李世民的鞍前,抱拳躬身:

“陛下大病初愈,还望保重龙体。

“杨妃与李明殿下之事,交由臣等处置便可。”

此人正是长孙无忌。

李世民怔怔地看着这位大舅哥,这才恍然大悟。

刚才长孙无忌探望自己时,确实提过一嘴阿史那结社率什么的。

当时自己的意识正在神游八方,没听清楚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

没想到上奏的内容居然是动兵马……

原来“擅动兵马”只是个误会。

李世民心稍安。

但另一个问题让他如鲠在喉:

“你们为什么要包围立德殿?你们想怎么处置李明他们?”

长孙无忌对答如流:

“陛下是在与杨妃、李明殿下独处后,才骤然病发的。

“虽不是说二位贵人一定有问题,但查验审问总是要……”

“审问需要带这么多兵吗?!”李世民厉声打断。

长孙无忌把头埋得更低了:“以防万一……”

李世民冷哼一声。

要不是知道长孙无忌隐瞒了李明搭救自己的关键事实,他说不定还真信了这鬼话。

自己的命是李明救的,李孝恭被毒杀的秘密也是李明发现的。

就算全天下的人都有问题,李明也不可能有问题!

“给朕闪开!”

李世民暴躁地挥挥马鞭。

长孙无忌搀扶着李承乾,乖乖地让路。

李世民策马扬鞭,几乎擦着他俩的脸疾驰而过,直奔立德殿。

李承乾看着父皇怒气冲天的背影,苦笑着摇头:

“看来他都知道了。果然瞒谁也别想瞒陛下啊。”

长孙无忌抚摸着下巴,语气略有埋怨:

“经过这一系列事件,李明殿下外联河北士族、内结陛下欢心,已然起势。

“良机难得,太子殿下刚才为何不愿将李明殿下先斩,后奏呢?”

这一切都是他除掉李明、为李承乾清扫隐患而出的计谋。

调兵也是他趁李世民当时还在犯迷糊时,找准机会故意提出来的。

头是陛下亲自点的,就不算权臣擅动刀兵咯。

而既然手里有了兵,那么让“弑君疑犯”李明背中八刀畏罪自杀,不是易如反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