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玄武门继承法(求追读!) (第2/2页)
“为之奈何?”
周游向王嫣请教。
王嫣定定的看着周游,“我有计策,你可敢用?”
try{ggauto();} catch(ex){}
周游心中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无妨,吴应麒的口碑本来就算不上多好。”
吴应麒唯一值得称道的事,就是在去年率吴军攻破岳州,而后被吴三桂授予坐镇岳州,防备江北荆州的重任。
王嫣说道,
“在外,耿精忠志大才疏,郑经贪图蝇头小利,王辅臣冢中枯骨,孙延龄摇摆不定。此四人不堪为盟,难成气候。”
“在内,吴三桂优柔寡断,马宝为五姓家奴,夏国相、郭壮图、方光琛等与你不和,站在世孙吴世璠那边。”
马宝是吴三桂义子,一生先后从李自成、张献忠、孙可望、李定国、吴三桂五人,略胜吕布一筹。
夏国相是吴三桂的女婿,吴军阵营中的二号人物,与马宝、胡国柱合作负责江西-湖南战场。
郭壮图负责云南后勤,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吴世璠,后来吴世璠继帝位,郭壮图的女儿为皇后。
方光琛是吴三桂手下的头号谋士,现留守云贵后方。
方光琛曾密告吴三桂:吴应麒妄自尊大,夏国相轻浮浅露,此二人必不可重用。
不过随着战事推进,夏国相、吴应麒相继立功,吴三桂对两人看法好转,觉得方光琛进谏谗言,中伤功臣,因此逐渐疏远方光琛。
“你虽是吴三桂次子,却非嫡出,又无势力支持,想要袭王爵,何其之难。”
“当年李世民身为秦王和天策上将,军功无数,都未被李渊立为太子。
你比李世民差的远,想要正常继位,绝无可能。”
“朱元璋当初便是选择立嫡孙而非其余次子,吴三桂多半也会效仿之。”
周游当然明白吴应麒的处境,先前才会说出以军功立威,行天策上将之事。
本质上就是玄武门继承法那一套,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实在是走正常途径,周游没啥继位机会。
“因此,你若想快速掌权,得比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更狠。”
“李世民不敢弑父,你得杀之。”
“你的实力和名望都比不过吴三桂,没办法将其软禁,只能先杀之,造成既定事实,再取而代之。”
王嫣语出惊人。
“你若有意,可先派人去云南暗杀吴世璠。”
“再去广东平定尚可喜,孙延龄,占据两广之地,拉拢郑经,在吴军中取得话语权。
而后去江西战场破局,克复江南之际,将吴三桂、夏国相、耿精忠等人一网打尽,接管他们的军队和地盘,再派萧尘澜和赵玲珑扫平云贵不臣,收服马宝和王屏藩。”
“欲攘外,必先安内。将大权收归己身,方可考虑兴兵北伐。”
周游静静思索,王嫣目前所说的,都只是战略。
只有先确认战略,才能谋划接下来的具体目标。
就如同隆中对:……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对于暗杀吴世璠和吴三桂,周游并无任何心理负担。
他俩不行,我行我上。
你要说我吴应麒弑父杀君,朕可不认。
好大侄吴世璠明明是在云南病死,吴三桂等人也是被庆军诈降击杀。
关朕何事。
周游点头应下,
“这些都是小事。”
“难点还是在于,杀了吴三桂后。”
“吴三桂的旧部,其余汉将旧部,各地官员,江南百姓,如何听我号令,臣服于我。”
周游想要的,是一个万众一心,秩序稳固,同仇敌忾,有望北伐的江南。
并不是为了夺权而夺权。
实在是,国情如此啊。
要想办实事,必先独揽大权,让朝廷上下,只有一个声音!
从伊尹、周公,到霍光、诸葛亮、张居正,不外如是。
像好好的王安石变法,就因为党争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