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自有大儒辩经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英灵召唤,我能看到提示!
【你兵临南阳城,以大明楚王身份自居,许诺他们侯爵之位,命李际遇、刘铉据开门投降。】
【你分兵两万,让手下控制新野、镇平、内乡、邓州等县,推行落实均田免赋和司农官政策。】
【你已控制除南阳城、黄河以北三府之外的所有府县,你成为河南的无冕之王。】
【你炮轰南阳城,决定以武力攻占南阳。
南阳城内一片混乱,主官分为投降派和主战派。】
……
此时的南明朝廷,正为周游回信中提出的无理要求而吵得不可开交。
“能封国公已是天恩浩荡,竖子安敢得寸进尺。”
“自古以来,异姓封王乃是大忌,汉初异姓王几个都反,后更是爆发七国之乱祸乱社稷。封王恐后患无穷啊!”
“我看其狼子野心,还不允许朝廷干涉河南内政,按照他的弄法,河南到底姓明还是姓周?
这哪是诚心投靠,分明是要裂土封疆!”
“我朝自有四镇保卫河山,又何须招安逆贼之军。”
“坚决反对,绝不妥协!”
南明朝堂上,一群忠臣面露愤慨之色,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尽是对周游的批判和指摘。
周游眼里还有君父吗?
怎么敢提出这种对圣贤大不敬的要求。
眼见群情激愤,一位事先得到马士英授意,名满两江,须发皆白的大儒高声反对。
“臣以为,周游出身清白,非是闯逆,只因身在顺贼之土,又遇奸人蒙蔽诓骗,乃不得已虚与委蛇。”
“其未曾伤我大明一兵一卒,反倒是怀揣一颗报国之心。
吾观其行,招募乡勇,团建义军,于怀庆洛阳等地和庆军作战,奋勇杀虏,卫我明土。”
“由此可见,周游实为良士,非奸邪辈所能污。盖因未沐教化,实为乡野村夫,方有称王之心。”
许多大臣出列,一同帮腔,
“河南之地,早非吾朝所有,是周游灭土寨,驱闯贼,战庆虏,安民心,凭自身之力,代我朝收复。
其功劳甚大,手下更有数万忠君之兵,我等更应千金买马骨,树立典型,表明朝廷之决心,吸引报国之臣来投。
说不得那些降庆委顺之旧臣,都只是便宜之时行权宜之计,只待时机成熟,便可改旗易帜……”
“咳咳。”
马士英咳嗽两声。
史可法督军扬州,不在南京,朝政为马士英所操控。
马士英开口,意味着此事将盖棺定论。
“目前最急者,莫过于北伐收复旧都。”
“今奴雏(顺治帝)方幼,诸虏争权,河淮之北,奴骑不到,正是出兵良机。”
“然史可法以“四镇久驻江北,待饷不进,山东我等争之非易”为借口,拒绝出兵,贻误战机。”
说服众大臣时,马士英还不忘攻击史可法。
“现周游既能杀虏,为我所用,率军北上,未必不能效唐代郭、李之功。”
“王爵,不过虚名尔。他想要,我们就给。”
唐玄宗时,爆发安史之乱,天子弃国都而逃。
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平乱,收复两京,统一全国,再造大唐。
“那答应给庆军的粮草辎重,是毁诺还是遵守约定?”
有大臣较真的问道。
先前那仗义执言的大儒吹胡子瞪眼,没好气的说道,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