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能杀你全家!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落榜后,我带红警基地回明末爆兵!
大明,北京城外,天子大营。
崇祯皇帝拿着一本《南明史》,看的津津有味。
不得不说,《南明史》是个好东西,成功治愈了崇祯皇帝的低血压。
南明的历史,从根本解构了人民史观和民族主义叙述,用血淋淋的史实告诉汉人:异族入侵统治华夏是否能成功仅仅是个技术问题!
活不下去的农民起来造反也不一定成功!
反动的地主阶级、老官僚和汉奸勾结外族对内镇压人民,邀请落后野蛮的异族来统治让文明倒退也是可能的,只要操作得当!
因为满清太血腥,日寇和他牠们比起来都算慈眉善目(其实都有不少野蛮的大屠杀),但牠们依然赢了。
从此,野蛮战胜了文明,落后战胜了先进,邪恶战胜了正义,最终还没有像沙皇一家被清算。
人民群众不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是被动的接受者。
英雄被砍头,汉奸享受荣华富贵。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只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
如果没有辛亥革命,那么汉人依然会接受满清的奴化教育,认为满清夺得天下是“为崇祯报仇,剿灭闯贼”。
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被认为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尽管今天很多人还是这么看。
如果不能认识到反侵略的胜利要多么依靠团结和灵活巧妙的手段和斗争策略,再强大的汉人也一样会在未来重蹈明末覆辙。
如果不在强盛时不扫清威胁,在衰退时就会被异族夺舍!
实际上,南明史记述的是一场失败的抗战,为三百年后的抗日战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说它是抗日战争的总预演毫不为过。
促成南明悲剧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推翻明朝的起义者忽视外部威胁的存在专注于内部阶级斗争。另一方面士绅地主阶级为了在阶级斗争中获胜选择与入侵异族合流,妄想通过与入侵者进行利益勾兑的方式,保住自己的阶级利益。
实际上,这种事全世界都非常普遍,但是没有发生在汉人身上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汉人天真的把阶级矛盾放在异族矛盾之上。
在所有的疾病里面,脑子有病,是最难治愈的一个!
天真的汉人,终将付出代价!
几亿汉人用他们的血,无比残酷地证明:忽视外来侵略威胁,把阶级置于民族之上,乃至对侵略者抱有幻想,最终注定既摆脱不了阶级矛盾的魔咒,还要民族整体性地承受新的民族压迫。
读完南明史,也就彻底的治愈了崇祯皇帝的幻想。
崇祯皇帝直接丢弃了蓝线,白线,和其他分支国策,彻底在黑线国策上一路狂奔。
他直接点出了国策:【更大规模的清洗】。
......
大明,长安城。
一众大大小小的官员纷纷面面相觑,不知道孙督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他们都已经知道,孙传庭的大营里面只剩下一个月的粮食,而长安城的粮库,已经被烧的差不多了。
就是有一些粮食被抢救了下来,也没法让大军吃几天。
更何况崇祯皇帝还刚刚为孙传庭补充了一万匹战马和三万匹驮马,导致孙传庭的补给情况更加糟糕。
十万大军没了吃的,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众官员虽然在心里各自有各自的算盘,但是没有一个傻瓜愿意来当出头鸟。
事情明摆着,孙传庭就是崇祯皇帝真正的心腹。
大明开国这么多年,权利比孙传庭还大的官员,一个叫张居正,一个叫朱标。
于是长安城的贪官们纷纷摆正了态度,毕竟这是大爷,得罪不起!
可偏偏长安城的士绅们把事情做绝了,硬要逼着孙传庭买他们的高价粮,好大发一笔国难财。
每年三百万两的利润,哪怕只有三成属于他们,也就九十万两,这可比土里刨食来的快的多!
“督师不要烦恼,我等都是忠君爱国的,不日就可以从乡下为督师筹集粮草。望督师练好精兵,击破贼寇!”
try{ggauto();} catch(ex){}
几个士绅见气氛太过于死寂,就舔着脸,讨好般的对孙传庭道。
“好!”孙传庭起身笑道:“那就为汉人的天下干一杯!”
“好,干杯!为忠君爱国干杯!”几个士绅以为孙传庭准备向他们妥协,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
“忠君爱国,哈哈哈,忠君爱国!”孙传庭大笑起来:“你们不但想发国难财,还敢直接派人烧了长安城的粮仓,其行可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