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月(附《佛说八大人觉经》7 常行精进觉) (第2/2页)
路上先念:“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老苏头,明月明年我不看,意下如何?
回到“家”人半死,酒气涌上。还是自己胡编胡吟胡几句吧!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不对,不用问青,青大人实在太忙,问我好了。如果你不想马上看到,我会明月今夜有;如果你子今没空,没关系,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明再来;子你若实在要同我过不去,告诉你,每年冬至前后,月地距离最近,这时月最圆最明。子,林夕学过文,你不信去翻看《中国百科全书文卷》。
try{ggauto();} catch(ex){}
海上生明月,涯共此时。可惜只到过东海边,没有吃到海月的味儿,大约也咸也腥也苦吧!涯,林夕梦中曾游,在海南省,若真的要去,下生去吧!
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还用!子,别胡了,这句没联系到月,暂时不提为好,别浪费时间,如果无端,我的老乡鲁迅先生可要扣你个谋财害命的罪名,子,给我走!
诗不了,没意思了!刚好停电了,再出去走走。
刚到,没进家门。就碰到乾隆这风流公仆。
“林夕,不在云南赏月,回家怎么?”
“月是故乡明。”
“对,子得对,先吃个月饼。”
“好吃,好吃。”
“你知道月饼的得名来历吗?”
“暂时不知。”
“林夕,当年我金口大开:‘好月,好饼,中秋良宵也!’从此,月饼名扬下了。”
“得了多少广告费?”
“半个月饼。”
“林夕伪君子,伪善,不与你了,我还当我的皇帝。”
我也不理这子,顾自回云南。
再也没心思游逛了。便向我没有出生的孩子一个故事:“孩子,今晚的月亮你不能用手指,否则明,你的耳朵会被割去一点点儿。孩子,你听见了吗?”
附录:《佛八大人觉经》讲记07常行精进觉
《佛八大人觉经》
第四觉知常行精进觉
“懈怠堕落”指在修行上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人,容易遭致堕落的后果。“懈怠”为唯识百法之一,为精进之对称,指一个人懒惰的状态。除意谓不积极修善行的精神作用外,并有积极行恶的含义。
“常行精进”中的“精进”是六度之一,能对治懈怠。“精”为精纯专一,“进”是上升登进。修道行人专志行道,精勤于修善断恶,即能速登觉地,至涅盘岸。精进主要有五种:
被甲精进即看到佛法义理,由信解故,自我惕励,我当如此依教奉行;
加行精进即在被甲精进的基础上不断进一步加功用行,以期待早日证悟真理;
无下精进指因加行精进而生疲苦,依然忍受苦楚,不在仪式上产生怯懦的情绪;
无退精进指与他逼恼,心不动摇,精进不舍;
无喜足精进即对于善品不得少为足,永不满足,精进不已。
本段经文首先劝诫学佛者修学四念处观,做到少欲知足。在具备这些基本的修学要件之后,学佛者还应当常行精进,防止懈怠放逸,以免堕落于烦恼的深渊中不能自拔。只有在少欲知足的基础上,精进观行圣道,才能真正摧伏四种魔障,从而出离五阴、三界牢狱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