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丝绸之路 (第2/2页)
所以道路肯定是要修建的,道路修建起来,那未来丝绸之路便同海运完成了联通。
哪怕海运的成本再低,想开辟一条从幽州到红海之间的海运通道,那就不仅是航运成本的问题,路上的一个个海上通道,这些都是需要一一克服,这时代想要完成可不容易。
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路上的丝绸之路肯定都是要建设的,刘华也打算亲手建立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经济大循环。
比如说整个关东地区都会成为重要生产地,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会通过丝绸之路,运输到西方,不断攫取西方财富,甚至等到海运起来,还能通过海运来把西方变为资源国。
毕竟想从零到一的让整个社会发生革命性的变迁真的很不容易。
大明吸纳整个世界的财富吸收了近百年也都没完成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的跨越。
顶多也就只是产生了萌芽而已,这萌芽还没萌多就就被满清给灭了,还把根给拔了。
但换了英国就成功了,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的体量比较小,所以能成功。
事实上,看看现在的华夏就能知道大明想要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到底有多难。
一个全产业链世界第一的大统一市场GDP总产值世界第二的国家,一定是发达国家吧!
而现实却是这样一个国家,只是发展中国家。
毕竟就个人均国民收入排行第71位的国家,怎么都不好意思称呼自己是发达国家吧。
这就是无奈的现实,想要华夏富强不难,但想华夏每个人都富有真的很不容易。
但没有办法,哪怕刘华算不上什么喜欢儒家,但儒家从中国古代就给所有华夏统治者提出了大同社会的治世目标,到了现代,顶多就是换了一个名词而已。
所以如果有机会,刘华肯定希望在自己死前完成整个社会的经济体系改革。
当然,要是寿命不允许,那刘华也没有办法,但自己的布局要先留下来。
“以后整个关东的道路需要慢慢修建,就算是关东的道路修建好了,那从洛阳到长安的驰道建设,怕是少不了!
这一条道路完成后,便是长安到玉门关的道路建设……
以及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去过的蜀地,能够修建天桥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修建不了天桥的,那么至少要把盘山公路给修建出来!”
刘华细细数着自己手上的工程,突然感觉好疲惫啊!
但刘华非常清楚,这整个交通体系修建得七七八八了,只能算是勉强完成整个华夏市场的统一,如果自己的市场都不统一,那去跟别人竞争那才是有病。
自己还需要把丝绸之路上一个个会威胁到丝绸之路的发展家伙,全部都给扫荡干净。
为了他们死灰复燃,最好以分封的方式,让华夏人占领当地,然后一起吃着这一条丝绸之路的红利。
只要这整个布局成功,远得不说,至少接下来的两三百年内,这一整条丝绸之路,就会成为华夏吸收其他文明养分的血管,吸收欧亚大陆其他国家两三百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