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第2/2页)
李弘颔首道:“正是如此。我不会给康熙在南京和我军决战的机会,只要拿下南京,我们的声望必然会震动天下,而康熙和清廷的声望必然会受到严重打击。”
杨鹏举又道:“大帅觉得康熙如果派人求和的话,会提出什么条件来让我军暂时罢兵?”
李弘看向狄雄道:“你们两位不妨猜一猜康熙的底线。”
狄雄沉思片刻道:“首先肯定是承认大帅对已经占领的地盘的统治权,然后封给大帅一个王爵。”
杨鹏举接口道:“除此之外,肯定还会有诸如金银美人之类的条件。”
李弘点点头道:“无外乎就是这些筹码。对于康熙来说,这裂土封王是他的底线,对他来说肯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毕竟三藩之乱殷鉴不远,他不想再出现第二个吴三桂。”
杨鹏举不屑道:“大帅要称王称帝根本不需要他一个鞑子皇帝来敕封。就算康熙愿意,大帅也不会接受的。一旦接受了,那岂不是承认我们是清廷的臣子了。”
李弘道:“不错,本帅要称王称帝完全可以靠着实力去做,不需要任何人来封赏。不过其他东西却是可以要的,金银牛羊布匹粮食这些都是我们眼下急需的,到时候谈判的时候可以从这些上面做文章。”
“不过谈判这种磨嘴皮子的事情不是你们擅长的,你们专心负责打仗就是了。”李弘最后说道。
谈判的事情确实得交给文官处理,李弘现在手下已经有了几十名从文庙招募到的文官,其中国士级别的有两人,贤才级别的有十几人,良才级别的则有三十多人。
这些人已经撑起了李家军的文臣班子,再加上之前一些投靠归顺的原清廷官员,李弘现在手下人才的缺口已经大大缩小了。
三人又继续就攻打安庆的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的商量,最后李弘果断决定让第二军和第三军同时进攻安庆,水师进行水面援助和炮火支援。
至于如今驻扎在九江的第六军,也可以抽调一部分兵力参与到围攻安庆城的战役中来。
交代完任务之后,杨鹏举两人告退,回去整顿兵马,准备随时出发。
而李弘又让人找来了乌衣社外主管刘存义,对他吩咐道:“尽快派人前往安庆打探情报,安插内应,务必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提供准确而及时的情报支持。”
刘存义领命而去,李弘则来到一副巨大的天下舆图之前沉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