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锦衣卫千户马燧,薛延陀背叛回纥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唐天将军!
“李尚书认为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亦或者回纥会有何行动?”
李瑄向李泌询问道。
回纥主动出击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李瑄也不太了解这个历史上的牟羽可汗。
只知道此人野心勃勃。
于局势不利的时候,选择主动出击,需要一定魄力。
“回至尊,回纥西可入西域。然大唐有北庭都护府重兵把守,还有葛逻禄汗国这个附属,回纥骑兵翻越金山,长途跋涉攻击的可能性不大。”
“回纥亦不可能避重就轻,进攻东面的灵武都督、太原都督。”
“他们考虑到灵武重兵云集,可能会进攻居延海,以居延海至张掖的通道,进入张掖,攻击凉州城……”
李泌将自己的推测告诉李瑄。
这引来一部分将领的议论。
在他们看来,大唐天军是征伐者,回纥主动出击可能性太小。
军中上下都很看不起移地健这个回纥新可汗。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古往今来,双方差距过大的时候,将领们会选择出奇制胜。回纥受华夏文化的薰陶,不可能束手就缚。出奇制胜,或许成为其反败为胜的梦想。朕觉得李尚书的话需要重视。”
“我们是王师,用百姓的赋税出征,继承百姓的希望与期盼。若让回纥骑兵杀入凉州。即便灭了回纥,也是朕,和在座诸位的耻辱。”
李瑄很重视李岘的话,在将领们不以为然的时候,用威严的语气沉声道。
骄兵必败,不能有任何轻视。
这也是他御驾亲征的原因,不论什么时候,他都正视敌人的实力。
将领们这才肃然。
回纥如果有魄力,出奇制胜,符合逻辑。
“启奏至尊,李尚书分析有理有据。居延海距离白亭海一千五百里,如果居延海遭受回纥骑兵突袭,居延海驻扎的五千兵马不一定能挡住。”
枢密使封常清属于儒将。
李泌虽然是兵部尚书,但李瑄没有授予李泌大将军的军衔。
很明显,李瑄将李泌当谋臣、文官看待,今后还会有重用。
封常清的枢密使职位,是当前大唐武将体系的极限。与李泌没有什么冲突。
他打心底认为李泌富有谋略,处事面面俱到。
“枢密使认为该如何未雨绸缪?”
在战术的布置上,李瑄征求封常清的意见。
“快马传令居延海的兵马,不要出城与回纥兵马战斗。勾引回纥肆无忌惮南下……”
“召凉州城、金城、敦煌、张掖、酒泉的步兵,于合黎山埋伏。”
封常清想了一下张掖的地图,向李瑄回答道。
须知,大唐此征草原,调集的是武威军和敦煌军的骑兵。
还有大量的步兵,留守于河西走廊各地。
一般情况下,步兵要被骑兵牵着鼻子走。
但步兵一旦占据山河险要,就能凭借强弩对骑兵进行重创。
合黎山南临张掖水,又名人祖山,涂山。是河西走廊张掖段的北山。
而张掖水旁本有守捉城。但建康军建立以后,此守捉城就已经废弃。
不过依旧有天城锁钥、要道咽喉之称。
从张掖城顺着张掖水而上,到居延海的道路,被称为“居延古道”,自古有商人北上,与胡人进行互市交易。
合黎山和张掖水的山河横亘,使道路狭小,适合设计埋伏。
“朕同意枢密使的建议。如果是虚惊一场,不过是奖励士卒一些出兵的费用。和征伐草原的功绩相比微不足道。下令敦煌军、武威军中的步兵,提前在合黎山居延古道上驻扎。郭都督,你立刻返回合黎山,主持那里的兵马。”
李瑄下达军令。
河西走廊是李瑄的基本盘,郡县官吏经得起考验,胡部不敢放肆。
即便兵马尽数抽掉,也不用担心后院起火。
除非唐军大败,天可汗死亡,才会出现蠢蠢欲动之心。
“至尊英明,我等遵旨。”
郭虚己和李朱师很高兴。
这样他们的步兵也有用武之地。他们倒是希望回纥会突袭居延海。
“诸军厉兵秣马,等待锦衣卫和探马的消息,随时准备战斗。”
李瑄解散会议的时候,郑重地吩咐一句。
在同一时间,移地健正在祭天。
回纥西南部,金山(今阿尔泰山)东南方向。
三名男子戴着皮帽,骑着战马,到达此地。
不远处,一队皮衣皮帽的骑兵,手持弯刀,迅速向这三名男子奔驰而来,将这三名男子团团围住。
“尔等何人?”
这队骑兵的头领,挥指弯刀,向这三名男子喝道。
“我乃大唐锦衣卫千户,奉天可汗之命令,见薛延陀酋长。”
为首的男子将自己的帽子摘下,短胡须,束发,明显是汉人的面庞。
“随我来!”
骑兵头领听到天可汗这三个字后,不敢怠慢,立刻下令麾下收起兵器,引三名男子去见自己的酋长。
他们正是回纥的附属,薛延陀人。
曾经薛延陀成立汗国,一时鼎盛,连回纥都是薛延陀汗国的附属。
现物是人非,薛延陀汗国被大唐灭亡后,只能以部落的形势存在,四处依附。
回纥汗国建立后,薛延陀反过来成为回纥的附属。
薛延陀人看回纥风雨飘摇,大唐征伐回纥,让他们想起一些不太美好的记忆。
面对移地健的大可汗令,他们不反对,不回应,不行动。
完全是见风使舵的心态。
不一会儿,大唐的三名锦衣卫被带入薛延陀的牙帐中。
薛延陀的酋长为乌时健,他带领族人在金山东南的牧场休养生息,好不容易恢复一些力量。
这里紧邻大唐的天山省,他们要面临北庭军和敦煌军。
距离居延海也不到千里。
“见过薛延陀酋长。”
领头的锦衣卫千户,名马燧。
他身长六尺二寸,仪表堂堂,富有风度。
马燧出身于军人世家,父亲马季龙曾经武举及第。
天宝年间,马燧有次和几个哥哥读书,放下书叹气说:“国家将有难了,英雄应立功于世,平定天下,怎能辛辛苦苦当儒生呢!”
那时的马燧,就看出大唐底层的矛盾与节度使的祸患。
马燧沉着勇敢多智谋,博览各种书籍,擅长兵法,他一直渴望从军。
也仰慕李瑄这样的英雄,只恨自己成材太晚。
在李瑄得到李隆基禅位后,马燧对锦衣卫感兴趣,并加入锦衣卫。
河北除贱为良时,马燧擒住狗急跳墙的乐安太守崔克华,因此一路晋升,至金龙司千户,授予中校军衔。
“大唐与回纥开战,你怎么敢来见我?”
乌时健见马燧等人后,沉着脸说道。
“天可汗封叶护太子为大可汗,而移地健不尊天可汗诏令,伪造英武可汗遗诏,人神共愤。大唐只是受叶护太子邀请,平定叛贼移地健,非与回纥大战。与薛延陀更无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