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忍无可忍 (第2/2页)
果然,董遥没有原谅宁河。
“你带着民团队员为董家庄打过仗,立过功。”
董遥看宁河一眼,他又看了看在场的董家庄其它村民:“种地,织布,甚至在家做饭,让他的家人安心给董家庄工作,都算为董家庄立过功。”
“所以,你不能住在宁庄的窝棚郑”
董遥的神色转冷:他看了看剩下的那几十户逃兵:“你们都不能住在宁庄外围的窝棚中,立即离开董家庄,都滚蛋吧,否则我就让人把你们打出董家庄!”
“老爷,算上我爷爷,我们家在董家庄生活五十多年了。”
二十多岁的董大壮给董遥磕头:“马上就过年了,非常冷,得知我是战前逃离董家庄后,亲朋好友大都不愿意收留我,求老爷可怜,让我们住在宁庄外面的窝棚郑”
“董大壮是吧,我知道你,让你打仗,你怕死,让你做工,你嫌累。”
董遥看十分强壮的董大壮一眼:“以前靠房租生活,倭寇来袭,你第一个拖家带口逃离董家庄,滚蛋,我不是开善堂的,立即滚出董家庄。”
董大壮家是一个四合院,以前,一家五口人住正房,他把四合院的其它房间租给在董家工厂做工的人。
不当民团队员,不做工,董大壮也不种地,他们一家五口靠房租生活。
“真的赶我们离开董家庄。”董大壮豁出去了,他一脸桀骜之色:“董遥,房子是我爹建的,我家在董家庄,你凭什么赶我走,别以为你是文登伯,我就怕你,我要到京城告御状。”
“咱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董家庄,董遥无权赶咱们。”
董大壮撺掇那几十户逃兵:“来时好了,董遥不让咱们搬回来,咱们和他没完,咱们都去京城告御状,伯爵算个吊!”
“伯爷,我爷爷的爷爷就是董家庄人。”齐得义上前一步:“董遥,你确实没有权赶我们,我们不怕你!”
“三年前登州府大旱,颗粒无收,大哥,爹爹好象把房子抵押给董大芝了。”齐二义拉齐得义一下,他压低声音:“那年,咱们董家庄的人都向董大芝老爷借了银子,我记得大家伙都把房子抵押给董家了。”
“三年前,董家庄数百户人家都向先严借了银子,你们签的是利滚利的契约,我记得董家庄没有一户还钱,别房子,连你们家的人都卖掉,也不够还你们借董家的银子。”
董遥冷冷地看董大壮和齐得义一眼:“把董大壮和齐得义到清山挖矿,什么时间把欠我们家银子还完,什么时间放人。”
三年前,为了活下去,董家庄人民都向董大芝借了银子,他们借的是高利贷,驴打滚、利滚利!
当时借董大芝一两银子,仔细算的话,到现在,要还董家数千两银子,除个别人,董家人民大都还不起。
董大壮和齐得义也还不起,他们在董家庄铁矿挖一辈子矿,也还不起欠董家的银子!
“我不告了,我立即滚蛋!”被二个民团队员抓住了,董大壮拼命挣扎:“老爷,我错了,求求你,饶我一次,求你了!”
“完了,老爷善良不和我们计较,这次,他真的生气了!”齐得义一脸惨然。
“善良不是软弱,我不向你们这些好吃懒做的人要账,你们竟然都认为善良就是软弱,我不这么认为,善良首先意味着有能力保护自己!”
董遥回家了,他的声音传回来,现在,立即,马上就把董大壮和齐得义送到清山铁矿。”
董家庄数百户人家,几千口人都是董遥的佃户,他们都欠董家很多银子。
作为董家庄唯一的乡绅,董遥一言可定董家庄任一饶生死,他打死董家庄人,最多往官府交一点银子。
半年多前,董遥来到董家庄,他对董家庄人民比较和善。
来自二十一世纪,这半年多,董遥对董家庄人民一直比较和善。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有些人认为董遥善良心软,不时做一些出格的事,今,董大壮更是撺掇逃兵造董遥的反,让董遥忍无可忍!
吃过中午饭,董遥去东尧今报总社视察。
东尧今报社副社长巩丽娘明启程去金陵,她要在金陵坐镇,在南方的大城中开东尧今报的分社。
马上就过年,巩丽娘这时去金陵,她肯定要在南方过年了。
虽然巩丽娘在登州城没有直系亲属了,但她肯定也想在老家登州城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