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心忧南阳马蹄疾 (第2/2页)
前番匆匆而过,未及领略秦岭波澜,此刻得闲,羊安自是浮想联翩。南阳,作为东汉的中兴之地,自刘秀起兵,便涌现出不少能人异士,光云台二十八将之中便有十三位之多,甚至东汉开国三公更皆是南阳人士。可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南阳籍的文人、武将却是寥寥无几,更别提顶级士族。
说到士族阶级,前世普遍认为其成型于魏晋,然羊安却不敢苟同。作为自春秋以来“士”阶级的延续,“士族阶级”却又明显有别于“士阶级”。春秋时,“士”作为下层贵族及官员的统称,与“大夫”、“卿”共同构成了贵族阶级。至秦汉时,“士阶级”的范围逐渐扩大,但凡有文武之长的,皆可谓“士”。
然而不同于“士阶级”,“士族阶级”却有着非常强的局限性,不仅要求家族“累世为官”,还须有“家传经学”,经济上更是要形成能自给自足、且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如果“累世为官”谓之豪右、“家传经学”谓之寒门、“庄园经济”谓之地主。那么士族阶级则是其三者的集大成者。
事实上,得益于东汉内郡不驻军的国策,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薄弱,“士阶级”由此已经逐渐发展成了“士族阶级”。譬如几乎自东汉立国起,便服务于朝廷的扶风马氏、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泰山羊氏等等。至于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只不过是为“士族阶级”垄断仕途提供了政治保障及法律依据。
令人惋惜的是,南阳,这个具得天独厚政治地位及历史渊源的地方,却未能发展出强大的士族,而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豪右,也逐渐消散于历史的长河中。想到这里,羊安不禁唏嘘不已。
待传令回转,羊安这才领着人马往宛县开去。
十里亭外,南阳一众官吏早恭候多时,却唯独不见太守羊续。羊安忍不住便问:“羊府君如何不来?”
“都尉恕罪,府君恐蔡阳有失,自领兵马前去。”接话的是南阳郡丞。东汉内郡不驻军,固不常置郡都尉,由太守一并领其职位,唯太守失缺时,临时置都尉以代太守职。故而此间之中,便数那郡丞官职最高。
羊安心急火燎的赶来南阳,实则只为见家叔平安。此刻未能如愿,心中既是失望,又是担忧。但转念一想:这蔡阳是刘秀老家,叔父此去倒也符合他一贯的忠君爱国。只是心中仍是忐忑,又问:“叛军现在何处?”
“随县、章陵、复阳,相继失陷,前番贼人闻府君守蔡阳,即改道比阳。”
羊安忙道:“既如此,我当领军前往,以防叛军复攻蔡阳。”他说罢便要转身,却被那郡丞拦住,道:“不可,下官知都尉心忧府君,然府君前番已有军令...”
“家叔说甚。”羊安情急之下,一时失言。
“咳、咳”那郡丞轻咳两声,这才道:“府君言其一路已募精兵万余,蔡阳墙高城坚,可保无忧。刺史(荆州刺史王敏)援军亦已奔赴此处,若朝廷天兵至,当坚守宛城,他自与宛城成掎角之势。待刺史大军一到,则可前后夹击,一战而擒。”
羊安思索片刻,虽然心中忧虑未消,但如此布局,确实最为妥善。于是这才作罢。只是片刻之后,他却转忧为喜。因为在一众官吏中,他听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