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存亡之秋 > 第十三章 战事休姜维回京

第十三章 战事休姜维回京 (第2/2页)

一天后,汉军全线撤退。

撤退人员安排:夏侯霸、傅佥领前军。李密、向充、来忠、王含领中军次之,杨戏随之。柳隐、蒋斌再次之。姜维、赵广领后军断后。

全军陆续撤离,此时芒水,就只剩下姜维一人。

姜维走到芒水边,五十七岁的他,想起季汉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自己随大将军蒋琬驻军汉中,以司马身份率偏师多次西入羌中,至景耀元年(公元258年),率军撤退为止。二十年来出兵不少于十次,消耗巨大。然而得到的土地、百姓,消灭的魏军人数,皆没达到他与国家的期望。

想起北伐二十年来的对手,从郭淮、夏侯霸、陈泰,再到徐质、王经、邓艾、司马望,还有兴势之战遭遇的曹爽、夏侯玄。对手是换了一拨又一拨,不换的只有自己。若是其他人,估计早就放弃了,只有他还在坚持。他蹲下去,饮了口水。白色的胡子,闪耀着沧桑。坚毅的眼神,显露着哀愁。

他就蹲在那里,迟迟不愿起身。

此时,芒水对岸好像坐着一人,那人正在那边看着自己。姜维知道他是谁,便也坐下来,两人就这般对坐着、对视着,不知怼了多久。

快到黄昏时,有人走到姜维身边,道:“姜将军,全军都撤了,就只剩你了。”姜维抬头一看,是赵广。

姜维道:“你可知对岸之人是谁?”

赵广看向对岸,道:“有点远,不清楚。”

姜维道:“那就是邓艾。”

赵广不敢相信,揉了揉眼睛,仔细看去,对面坐着一个没穿铠甲,身材显得颇为壮实的老者,赵广道:“好像真是他,他好像正望着将军你呢。”

芒水对岸,邓忠走到邓艾身边,道:“父亲,姜维全军都撤了。”

邓艾略有叹气,道:“你去传令,我军收拾行李,随时准备撤回陇西。”

邓忠疑惑,道:“父亲,现在撤回陇西是不是早了点,万一姜维杀回来怎么办?”

邓艾拍了拍邓忠的胳膊,道:“傻儿子,战事已经结束了,他还回来作甚。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回成都官复原职。”

邓忠恍然道:“儿明白了。”

只见对岸姜维站起来,邓艾也随他一同站起。

两人隔水站视,看来都很舍不得彼此。

或有种英雄惜英雄,名将慕名将之感。

最终,姜维牵着马,还是走了。

见姜维走远,邓艾对邓忠道:“儿啊,姜维走了,你我也走吧。”

邓忠叹道:“可惜了,真是太可惜了,陇西三万将士,一仗未打,就要回去了。”

邓艾宽慰道:“不要灰心,大仗终会来临,现在先回去备战,不对,回去生孩子!”

于是两人也走了。

芒水两岸,忽然宁静,犹如去年此时。

姜维和邓艾,相信总有一年,总有一天,还会见面。

待到那时,如同翻起新的书卷,欣赏精彩绝伦的续篇。

汉军返回汉中的路上,中军之中,忽然有人忍不住笑了,这人是谁?杨戏。

杨戏看着山谷,感慨道:“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就像梦一场、梦一场啊。若早听我言,何必劳师动众呢。”

李密赶紧走到他跟前,道:“文然,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现在也不是说话的时候,有什么话等回去再说。”

杨戏不屑道:“不,我都憋了几个月了,为何还不让我说话!”

旁边向充道:“令伯让你回去再说,也不差这几天了。”

李密对向充道:“文然这人就是这性子,实在难劝。”

不远处的来忠赶来,道:“几位将军为何聚成一团。”

稍远处的王含道:“现在是退军,诸位不要都挤在一起。”

见李密、向充、来忠、王含等人都聚在自己前后,杨戏道:“你等年轻人和我谈不拢,但我确实很诚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觉得这次北伐除了疲劳,就是消耗粮草。姜维天天想北伐,结果获得了什么。二十年,二十年了,还是这老样子,难道还要再战二十年不成。”说到这里,杨戏笑了起来。

李密、向充、来忠、王含等都不太理解他的意思,或许很多人觉得他精神上有问题。

杨戏对来忠道:“来将军,我听说你父亲来敏九十余岁,姜维若也这么长寿那就厉害了,那你会跟他再打仗三十余年,三十余年啊,哈哈,我的天哪,这人真是个好战分子,好战分子啊!”杨戏说着便做出夸张的表情。

他一番话语,好像震动了中军,造成军中骚动不宁。监军王含实在看不下去了,担心这样下去会出事,他赶到杨戏身前怒道:“杨文然,敢扰乱军心,别怪我拔刀无情!”

见王含拔刀,杨戏惊讶,道:“呀,王监军,何必大动干戈,赶紧把刀放下,我只是随口说说,你可别介意呀!”

王含怒道:“杨文然,不准你再乱说话。”

杨戏只好道:“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总可以吧。”

王含这才收回军刀。

稍后,王含派人将这情况报告姜维。

此时作为断后的姜维刚走到骆谷口,听到此事后他很吃惊,便想去中军,赵广劝他别去,告诉他中军由王含负责即可,姜维想了想,便放弃了。

数日后,姜维大军全部返回汉中,休整几日,回往成都。

姜维大军回到成都后的当天,皇帝刘禅得知消息,于当天晚上先把夏侯霸请入皇宫。

为何刘禅要先请夏侯霸,因为人家是皇亲。

皇帝刘禅的皇后张氏,是张飞的女儿。张飞的女儿是张飞和夫人夏侯氏所生。夏侯氏是夏侯渊的侄女。夏侯霸是夏侯渊的次子。所以夏侯氏是夏侯霸的从妹。夏侯氏要叫夏侯霸二堂哥、二哥。张飞也要叫夏侯霸二堂哥、二哥。

张飞的儿女、皇后张氏要叫夏侯霸二舅、二舅父。皇帝刘禅也要叫夏侯霸二舅、二舅父。

张飞的孙辈,刘禅的子辈,包括太子刘璿,要叫夏侯霸外祖父、外公。

所以,车骑将军博昌亭侯夏侯霸便是皇亲,更是长辈,后辈刘禅怎么都要好好招待他。

今夜之宴,包括皇帝刘禅、皇后张氏、太子刘璿、张绍、张遵及夏侯霸等皆来参加。

张绍,张飞次子。

张遵,张苞之子,张飞之孙。张苞,张飞长子,早夭。

见全家人已坐于一堂,刘禅显得特别开心。他首先问候夏侯霸,道:“二舅啊,离开成都小一年了吧,一路辛苦了。”

夏侯霸赶紧拜道:“谢陛下,臣不辛苦。”

见他还是那么见外,刘禅让他放松一点。

张皇后道:“二舅,汝年纪大了,要多保重身体。”

夏侯霸道:“谢皇后关心。老臣早已看淡生死,只是得到国家重用,理应建立功业,报答国恩。”

张绍道:“二舅,你的意思全家都懂,只是你确实太老了,以后就留在成都生活吧。”

张遵道:“是啊外公,让孙儿陪你养老吧。”

刘璿道:“外公,文衡也愿意陪你。”

见众人这么说,夏侯霸笑着点了点头。

刘禅便让家人吃菜。

此时众人皆吃,唯独夏侯霸是一点也吃不下,筷子左右晃动片刻,即又放下。

他这情况被刘禅察觉,刘禅思索片刻,道:“二舅,是不是想对吾说点什么,汝是吾的家人,不妨直说。”

夏侯霸站起来,道:“陛下,老臣确实有一事想说,又怕不太好。”

刘禅道:“二舅坐下慢慢说来。”说后他也放下筷子,显得很认真。

夏侯霸坐下后,道:“姜伯约,汉国的人才。以前老臣还在魏国时,知道魏国人都很怕他,所以郭淮几次让我做挡箭牌。所谓胜与负,兵家之常事。如今终于归来,劳苦不易,还望陛下早日恢复其职位,让他继续统领军队,保卫国家。”

刘禅一听是这事,笑了,宽慰道:“吾正有此意,既然二舅也说了,那就这么办吧。等明日上朝,吾就宣布恢复姜伯约大将军的职位,现在可以好好吃饭了吧。”

夏侯霸激动道:“谢陛下,陛下请!”夏侯霸拿起筷子,终于开吃。

第二天上朝。

刘禅下诏,恢复姜维的大将军职位。

姜维在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一年多后,重为百官之首,群臣之右。

但是,姜维这个群臣之右与诸葛亮、蒋琬,甚至费祎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诸葛亮的主要职务及地位包括丞相、开府治事、假节、录尚书事、司隶校尉、益州牧、武乡侯等,全国大小事务均由诸葛亮决断。

蒋琬包括大司马、开府治事、假节、录尚书事,益州刺史(后让于费祎)、安阳亭侯等,他是诸葛亮的直接继承人,继承了诸葛亮的大部分权力。

费祎包括大将军、开府治事、假节、录尚书事(后与姜维共录)、益州刺史、成乡候等,他地位稍低于蒋琬,重在军事,刘禅自摄内政。

姜维包括大将军、假节、与费祎共录尚书事(费祎去世后,主要负责军事)、凉州刺史、平襄侯等,地位上又低于费祎,刘禅内政重用陈祗。

季汉前后四任军政主官,姜维虽为大将军,其地位不如前三人,主要差别在三点。

第一,姜维没有开府治事。开府和不开府区别很大。开府是可以有自己一套府属机构,自己任命官员。比如诸葛亮开府,蒋琬为东曹掾、姜维为仓曹掾、樊建、董厥皆做过令史、主簿,这些都是丞相府的官员。开府的府属机构独立于宫廷体系之外,可以增加高级官员的权力,很多事务就可以自己完成。诸葛亮于北伐前上疏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已经公开说明,当时相府和宫廷为并立关系。

第二,姜维没有兼益州刺史。刺史是汉朝中央对地方监督和控制的检察官,后改为州牧,增加军事主导权。但无论是刺史还是州牧,其作为一州之长的本质没有变。战争时期,刺史(州牧)职权很大,可加将军号,可领兵作战。而如今汉国大部分领土在益州之内,而姜维并不能兼管州中事务。他所任凉州刺史,性质为遥领,因为凉州基本都在魏国境内。

第三,刘禅自摄内政。提拔陈祗为尚书令、镇军将军,负责全国政务。这位年轻的尚书令得到刘禅更多的喜爱。当时姜维虽然名义上职位在陈祗之上,但因常年率兵在外,所以陈祗在朝中的权力非常大,实际上已经超过姜维。陈祗不仅权力大,还拉拢黄皓,使得黄皓摆脱了董允时期想干预朝政而不得的局面。姜维在内政方面,只能协同陈祗。

从诸葛亮、蒋琬、费祎再到姜维,臣子的权力在逐渐变小、分化。刘禅的掌权能力越发老练、成熟。

姜维,能恢复大将军的职位,说明皇帝刘禅还是信任他的。从前线回来后,朝中还有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理朝之事或许比前线鏖战更加繁重、复杂。

皇帝刘禅、大将军姜维,尚书令陈祗,偏爱干政的宦官黄门令黄皓等作为汉国的领导层,在季汉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将带领这个国家,继续前行。

那么今后汉国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卷。

第一卷结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