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亿里挑一 (第2/2页)
陈驰看着车外繁华的县城景色,忽然对王志军道:“老王,你放心。我不会让你白花钱的,我一定会好好练球,等长大有出息了,我一定每天都请你吃饭。”
老王欣慰地一笑,转头说道:“你可以每天找你那个堂哥练练,他要是不跟你练,你就自己颠球。每天颠一千个,先把法力值提升到50点。到时候我再来找你。呐,这是我的名片,你收好了,上面有市体校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你认不认字?”
try{ggauto();} catch(ex){}
陈驰摇摇头,又赶忙说:“字不认识,数认识的!我去粮站卖麦子的时候,学会数数了。我能数到一万!”
张建华笑了笑,又问:“那一万后面呢?”
“一万后面……一万后面,粮站的人,也没说过那么多钱啊……”
陈驰挠挠头,说得有点心虚,把锅往大环境不好上面扣。
王志军道:“行了,人孩子都没读过书。对了,陈驰,你接下来,该上小学了吧?转头都八周岁了,你爷爷总不会连学都不让你上吧?”
“那不会!”陈驰道,“村里的人已经来过了,他们说等九月份就让我去学校。陈飞七岁就去了,我本来也去年就该上学了,我爷爷给我弄忘了。”
“唉……”王志军一听就憋得慌。
车子慢慢开上县国道,离青莲乡越来越近,王志军的话也越来越多。
他不住地叮嘱陈驰,一定要吃饱睡好少干农活。
说了半天,又期待地想市里今年要是能搞个青少年法球锦标赛就好,以陈驰的能力,最起码可以先混个少儿组全市冠军,这样有了硬成绩,说不定就能让市体校的领导出面,把陈驰接到市里来。总而言之,王志军就是不愿意放弃陈驰。
“少儿组全市冠军……”陈驰有点向往,又冷不丁问道,“那世界冠军,要怎么才能拿到啊?老王,你拿过世界冠军吗?”
“我?我要是拿过世界冠军,我还用得着在林城市体校当这个破教练?”王志军好笑道,“我这辈子,连世界级比赛都没打过,我最多就打过几次全国比赛。而且成绩也一般。”
陈驰又问:“那你最好的成绩是什么啊?”
“全国法球锦标赛,男双拿过一次铜牌,也是十四年前了……”王志军唏嘘地回忆道,“后来又打了一段时间的混双,最好拿过全运会的四强,单打拿过一次全运会的八强。”
陈驰不由得失望道:“啊?这么菜啊?”
“哈哈哈哈!”
张建华顿时大笑,“小伙子,王指导这个成绩,已经非常厉害了。你不知道啊,王指导在我们东江省,也是数一数二的高手。林城市男单锦标赛六连冠,省里也拿过两次单打冠军。不然连参加全锦赛和全运会的资格都没有。
在我们省队里,王指导以前都是团体赛主力,我那时候还给他打替补了。就是可惜了,我们省的法球水平一般,整体实力不强。全运会我和王指导一起参加了三次,最好的一次,也就小组赛出线,进了全国十六强。你将来啊,要是能替我们多出线两次,就不枉费王指导这么下血本地培养你了。”
陈驰瘪瘪嘴,不知天高地厚地说:“我早晚要练到比刘正国还厉害!”
张建华笑了笑,从不和小朋友抬杠。
王志军则幽幽接上,对陈驰道:“陈驰,你知道,刘正国的档次,属于哪个水平吗?”
“世界冠军啊!”
“你这么说,就是对世界冠军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点概念都没有。”
老王缓缓说道,“全世界的法球运动员,专业的、职业的,全部加起来,至少有几百万人那么多。欧美的每个国家,都有成千上万的俱乐部。我们国家呢,体制不一样。外面是市场化路线,我们是体工队。就是国家发工资,我们当工人,工作的内容,就是打球。
那这么多人里头,年龄大大小小的,每年都有新人冒头,每年都有人退休,所以每一年,或者按我们的话讲,每一个大赛周期里,能拿冠军的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个人数,肯定有个大概。基本上就是,这个周期内,能稳定在世界大赛打进八强的选手,都有夺冠的实力或者说可能,这里头,稍微也有点运气的成分。
那现在全世界人口,差不多奔着80亿去。按这个数来算,就是每年啊,每10亿人里头,刚好才能出一个世界冠军的种子。这八个人,十亿里挑一,才算是世界第一档。”
陈驰看似听得很认真,半天后,却眨了眨眼,问出句:“十亿是多少啊?”
张建华听得笑死,差点一方向盘,把车打进路边的水沟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