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军火贸易 (第2/2页)
眼下这里仅仅只是一个工坊,规模虽比普通铁匠铺要大许多,人数也比当初赵大带着他儿子石头两人多了十倍。但现在看来还远没达到朱慎锥的要求,用一句话来形容,这边依旧是在原始状态的铁匠铺性质,只是由一个铁匠铺变成了几个甚至更多些的铁匠铺罢了。
这样的情况可不是朱慎锥需要的,单独的铁匠铺哪怕数量再多也只是铁匠铺而已。朱慎锥需要的是成系统和规模的铁厂或者说兵工厂。单一的铁匠铺,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来操作,其中的效率低下,而且许多方面也会有重复无效的劳动。
朱慎锥告诉赵大,现在这样做法是绝对不行的,不能把这些匠户分开使用,而是要把所有人联合起来,把一个个小规模的铁匠铺直接成为一个大规模的正式工坊。
无论是在矿石的研磨、挑选、冶炼、制铁、锻造、成型等各个环节,绝对不能单打独斗,因为这样做效率不高暂且不说,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此外制造出来的东西质量也无法保证,这绝对不是朱慎锥需要的结果。
对此朱慎锥仔细和赵大讲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包括集合人力,先用普通学徒统一对矿石研磨、挑选,冶炼方面也用小炉换成大炉,以增加一次性冶炼的数额。在后面的程序中,同样可以集结人力,以熟练的匠户按其能力特长和高低进行分段负责,最终确保保证质量基础上的标准化和程序化。
当然,这样的解说许多方面赵大还是听不明白的,毕竟他是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普通匠户,朱慎锥只能用一些简单的比喻和举例来说明,赵大认真听着,把这些牢牢记在心头,再结合实际一琢磨,觉得很有道理。
“大致就是这些,您可是老行家了,具体怎么安排,又怎么做,还得您自己想办法,其他的我也帮不了太多。”说完后,朱慎锥又叮嘱了这么一句。
“六爷,俺有些明白您说的意思了,这个能不能成,俺得试试。不过六爷您这么说,俺刚才心里也琢磨了下,应该问题不大。”赵大连连点头,心里佩服朱慎锥这么一个宗室居然还懂得这些?自己干了一辈子的匠户了,却都没琢磨出来,可朱慎锥刚才说的头头是道,虽说这些东西他从来没听说过,可仔细想过后实施的可能性很大,赵大是老匠户了,基本的道理还是明白的,他所欠缺的仅仅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这些罢了。
“别心急,大胆试,这边矿有的是,人不够直接和我说,我不在找胡百户也成,我会交代他全力配合您。”
“至于钱粮什么的,您也不用担忧,只要把工坊给搞起来,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这个事以后就拜托给赵叔您了,还麻烦您多多上心。”
“六爷,您说这话可是折杀俺了,俺就是一个匠户出身,您可是贵人,您给了俺机会,提携俺当了知事,俺哪里能不兜着?您放心,就算舍了俺赵大这条性命,也帮六爷您把这事办好!”
赵大拍着胸脯保证,一副要为朱慎锥上刀山下火海的架势,朱慎锥顿时就笑了。
他安抚了赵大几句,又和他聊了一会儿,见天色已晚,赵大这才离开。
等赵大走后,朱慎锥没有马上休息,趟在炕上心里继续想着这边的事。两个百户所已经设置完成,许多事也从无到有渐渐成型了,但要说做成还差的远呢。
现在一起只是刚开始,接下来还有许多事要办。其他的暂且不说,就说赵屋岭这边的工坊和矿山吧。
开矿什么的朱慎锥不太担心,胡义生等人本就是矿工出身,这个事他拿手。而且今天朱慎锥让胡义生去招募矿徒,等后续的矿徒到位,矿山这边的开采量就能上去,哪怕开采技术原始也没什么,从目前的需求来说足够用了。
关键还是工坊这边,相比矿山,工坊在朱慎锥心目中的地位要高得多了。工坊的成立是有大用的,以后这个工坊会成为朱慎锥最关键的区域,也是他未来的基础。
有句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坊对于朱慎锥就是这个“器”。没有“器”如何才能做事?靠别人是绝对靠不住的,只有靠自己才是实实在在的。
况且,现在这两个百户所名义上虽是百户所,但实际上规模却是不小,如果加上后期朱慎锥招揽矿徒、流民陆续充入百户所,再加上朱慎锥准备仿效戚家军练兵的话,他手上的三个百户所,除去王家村外,羊头山和赵屋岭这边等于未来的重要基地。
人员的超出,仅仅靠自给自足恐怕很难,山地种粮,哪怕是红薯和玉米这样的粗粮产量也是有限。要养活这么多人,还要做大事,财源这一块是重中之重,而朱慎锥的财源来源主要是商行那边,除去恒通正常的店铺包括盐铺、当铺等等,真正占大头的就是私盐和草原贸易了。
前者暂且不说,就说后者吧,塔娜的部落需求不小,足够让朱慎锥在贸易中获得巨大利润。但普通的贸易利润还是不够大,铁器尤其是军械的贸易利润才是真正暴利。
这实际上也很简单,用后世的话来说,做这种贸易等于是“贩卖军火”,这天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还有什么生意能比军火更赚钱的?现在这边的工坊就是朱慎锥的军工厂,未来要想赚到更多的银子,就看工坊的产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