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天下诸侯的表态 完 (第2/2页)
不过现在还是比较平和的。
因为公孙瓒不仅仅威震北方草原,打的鲜卑和乌桓抬不起头,让刘虞针对草原上的安抚之策颇为顺利,如今已经让部下心腹,阎柔杀了桀骜不驯的乌桓校尉刑举,把持住了乌桓校尉,震慑住了乌桓部落。
而且公孙瓒南征北战,不仅仅震慑草原游牧民族,还打了河北不敢北上。
try{ggauto();} catch(ex){}
所以刘虞还是比较支持公孙瓒的。
公孙瓒可震外敌,他可治地方,保幽州一方太平。
刘虞是忠于汉室,忠于皇帝的臣子,他没想过要割据一方为王,即使当初韩馥,袁绍,把皇位送到自己面前,他也不敢上去,除了忠心之外,他更加看得懂局势。
自己当真要是走出这一步,汉室就算是彻底完了。
他一个东海恭王之后,就能随随便便登上皇位宝座,天下多少皇族,多少汉室刘氏族人,一人一个朝廷,届时,还有汉室吗?
中原变化太大了。
也让他应接不暇。
不过前段时间天子给他来了一份诏书,倒是安了他不少的心。
“子泰,你觉得这大将军李桓,如何?”汉中一战,李桓名扬天下,这个大将军,不管认可不认可,除非朝廷否了,不然他们就得认。
“明公,这大将军……”
田畴,字子泰。
他是刘虞征辟从事,管车马之事,必为心腹之臣,亦为刘虞之谋臣。
他苦笑:“太年轻了,不好评价!”
“陛下也不过十二三而已!”
刘虞叹气:“时势造英雄,当今乱世,群雄并起,可不是一个讲年纪,说辈分的时代,某本以为董仲颖算是西凉少有的枭雄之辈的,却不曾想到,横空杀出一个李君临,此獠不简单,观其之行事,不像一个莽夫,他为权臣,也不知道,是天下之喜,还是天下之忧了。”
“主公,大将军虽然厉害,但是天子也不简单啊,天子征辟了刘玄德,是不是,意欲效仿灵帝,用刘氏汉臣,以平朝堂之争,重掌朝政啊!”田畴问道。
天子征辟了刘备,刘备是中山王之后,是皇族之臣。
这可能就是一个风向标了。
“他比先帝,差远了!”
刘虞摇摇头:“当初先帝锐意精进,意图一扫乱政,重整朝堂,可天下已是积弊难返了,他把刘君郎放到了益州,把某送到了幽州,何尝不是希望吾等掌兵权,重返朝堂之日,内有十常侍,外有皇族兵权,必然可以扫清朝堂之上的魑魅魍魉啊!”
“只是可惜了!”
“天下乱局难挡,变得太快了,也死的太快了,少帝尚有几分延续之心,可也是难撑这大汉天地。”
“刘协,太年幼了!”
“他这个皇帝,不为傀儡,必死无疑!”
刘虞是绝对不敢把宝,压在刘协身上的,这个少年天子,他没见过,但是这年纪,以长安的局势,西凉军一家独大的情况,天子不足让他信任。
“可如今天子与大将军,颇有君臣相宜之局!”田畴说道。
“君臣相宜?”
刘虞讽刺:“是臣君相宜。”
不一样的前后顺序。
臣如果在前面。
那有什么君威。
天子,不过就是傀儡而已,只是李君临做的,比董仲颖要好看很多,给皇族留足够的面子。
“不管怎么样,如今长安朝廷,颇有威势,幽州虽地处漠北之地,但是也不能偏离朝堂,主公恐怕还是要表一下态度,不然天子说不定以为你有异心了!”
田畴说道。
“也对!”
刘虞冷笑:“恐怕不少人都认为,当初韩馥和袁绍意欲立某为帝,乃是某所策之,天子对某的忌惮之心,必然越来越重了!”
“主公心想大汉,一心为幽州百姓所想,天下人看得见的!”田畴安慰了一声。
“呵呵呵!”
刘虞摇摇头:“当初入雒阳,灵帝召见吾等,就曾经说过了,皇族出身已是天下之巅,荣华富贵已享,若站出来做事情,必受到匪夷,若无胆之辈,可归去,吾与刘君郎,都选择留下来,何惧这些闲言碎语,天下人要议,让他们议,吾心所向,当吾自知。”
这尴尬的位置,要么当废物,要么就在纷纷扰扰之下,掌控兵权,撑住大汉之天。
“不过长安,还是要走一趟的,不是自便,而是……”
刘虞眯眼:“公孙瓒是越来越放肆了,一旦他想要取而代之,以吾之兵力,不可阻挡,若让朝廷谴责,或许能压一压其,争取足够的时间,待阎柔收复了乌桓各部,或许能压住此獠!”
他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
公孙瓒虽悍勇。
然而他刘虞牧幽州多年,也有不少部将,坐拥兵力,打起来,不见得他会败,能不打,他还是希望幽州安稳的,但是如果公孙瓒野心太大,他恐怕只能继续打压他了。
“畴,愿为主公,出使长安!”田畴拱手说道。
“带上刘和!”
“为何?”田畴皱眉。
“幽州不太平!”刘虞揉揉太阳穴:“不管陛下是怎么想的,他既然敢用刘备,就准备用刘氏子弟了,让刘和去长安,得一爵半职,日后即使不返幽州,也可以有一点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