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圣彼得堡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波斯帝国1845!
俄罗斯帝国首都圣彼得堡,自从彼得大帝迁都这里后,就成为俄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但因为圣彼得堡有结冰期,有几个月时间不能用,而摩尔曼斯克这个北方不冻港还没有开发,所以南下获得不冻港就成为了俄国的既定目标。
奥斯曼,波斯,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是俄国的,伟大的俄罗斯是战无不胜的。
作为俄国外交大臣,卡尔·罗伯特·涅谢尔罗迭为沙皇尼古拉一世制定外交政策。他推崇梅特涅的欧洲协调,仇恨一切革命,所以当1848年革命在全欧洲爆发后,他就劝说沙皇出兵镇压。
“陛下,我们必须出兵帮助奥地利,这不仅是因为两国之间的同盟,如果这个风气一旦进入我国,那后果不堪设想。”
尼古拉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就在22年前,一群去法国学习的年轻贵族军官打算抓住他,废除农奴制,有的还提出建立共和国。这群十二月党人真的是大逆不道,为了防止这种思潮蔓延,他专门设立了办公厅,其中第三厅专门负责这个方面。
“现在匈牙利已经开始暴乱,他们还说要独立,我们需要出兵帮助盟友镇压。”
此时的匈牙利已经开始暴乱,布达和佩斯两座姊妹城市灯火通明,一群热情的人们在街上咆哮,高呼“自由万岁!”窗户上挂着绣有自由名字的国旗。到了晚上,秩序和宁静守卫着这座城市,突袭的国民警卫队逮捕了藏匿在几个地方的通缉犯、流浪者和抢劫犯,他们都想利用这几天的局势出来犯罪。
匈牙利提出的十二点法案由立法机构通过,并获得王室批准。匈牙利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与奥地利的关系仅限于奥地利大公作为皇室成员。
这样的情况下,奥地利只能寻求盟友俄国的帮助。只要俄国出兵,管他什么革命者都会被粉碎。
“话是这么说,但我们也不该只看外交吧。现在国内的事情也一样重要,城市中的市民要求发展贸易,学生和艺术家要求我们废除农奴制度,但贵族又不允许这样做。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财政大臣路德维希站出来说道,作为财政大臣,他必须要对俄国接下来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拿破仑战争后,俄国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正在惊人的衰落下去,至少与英法相比的确是这样。许多官员对于自由贸易和发展工业的迹象抱有敌对态度,在两代人的时间里,俄国已从最大的铁生产国和出口国变成日益依赖进口西方制成品的国家。
在俄国出现的一切新发展往往掌握在外国商人和企业家手中,这使俄国越来越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国,大部分新式工厂和工业企业雇佣的人都不足16个,而且都是手工作坊形式。资本的普遍缺乏,消费者的低需求,弱小的中产阶级,遥远的距离和严酷的气候,以及政府的高压手段,使俄国工业起飞的前景比欧洲任何地方都难以实现。
不过这样不祥的经济趋势并没有转变为显著的俄国军事弱点。相反,1815年以后大国普遍表现出的对旧制度结构的偏爱。在他们军队的社会成分、武器和战术中看得更为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