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4

第一百二十六章 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4 (第2/2页)

左贤王的意思是,你要想让老子替你家主公讨伐袁绍,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得加钱!

这下,连夏侯渊也听懂了。

想起荀攸和杨修的警告,夏侯渊勉力忍住一刀砍下这匈奴左贤王首级的冲动。

杨修这下再也没有心理负担。

汉末时期,无论匈奴、鲜卑,还是羌人、乌桓,都是见钱眼开之徒。

没办法,他们的生存环境确实过于恶劣,生产力又严重低下,不如此做,日子着实难熬。

李唐对这些异族,采取的是恩威并施之策。

虽然在中后期,李唐因武德衰微、藩镇割据而被曾经的小弟们欺负百年。

这导致残唐的疆域,甚至还不如北宋初期。

但这个策略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历史上,汉末三国诸侯对异族,则采取迁徙、收编之策,这直接导致异族集中于并州河套之地,抱团取暖反特么的。

杨修望了眼左贤王身后那无边无沿的骑兵,心中冷笑连连。

“既如此,便请大人随某至营中!”

【作者题外话】:在汉末魏晋,别说匈奴人,便是汉家人都几乎全民文盲。

知识垄断、武人夺权,催动了门阀的诞生。

若有谁如黄巢一般针对士族豪强…

还真有!

公孙瓒、孙策和孔融!

所以,他们都没得善终。

若非孔融及时抱住刘备大腿,也不会有好下场,但其人也只是苟延残喘数年而已。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曹操、刘备前期同样如此,所以后来他们学乖了。

他们对待士族,是既用且防。原因很简单:

知识垄断!

新兴诸侯们要治理地方,不用这些士族用谁?

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奴客?还是只知道杀杀杀的武将?

蔡昭姬之事争议极多,奈何汉末非母系社会,三国志几乎无载,后汉书列女传中也语焉不详。

综合诸位名家的文献,云某采用汉灵帝熹平二年(西历173)为蔡琰的生年。

云某欠曹仁、曹纯一个详细介绍,趁这几章没有需要特别解释之处,便介绍一下这亲哥俩的早期履历吧。

毫无疑问,因事涉曹氏宗室,所以他们同样语焉不详。

曹仁是魏国柱石,功勋彪炳。然而关于其早年履历,陈《志》则语焉不详。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更可怪者,是仁弟曹纯,记载更加简略。靠裴松之的校补,才勉强拼凑出模糊的轮廓。

虽然陈寿、王沈等人对曹仁的过往竭力回避,但透过散碎的史料,依然可以窥见其背后故事。

谯沛曹氏是东汉末期的新贵。其发迹滥觞,始自“入宫为宦,历仕四朝”的阉人曹腾。

在与曹操平辈的“诸夏侯曹氏”当中,曹仁是唯一的异类。

谯沛的诸夏侯曹们,或者“谆谆好学”、或者“家富于财”、或者“事亲至孝”,大抵处在“暴发户向门阀”的转化阶段。

梳理曹氏宗人与外家,其早年履历大致如下:

(1)夏侯惇

夏侯惇尊师重道。

早年因为“人辱其师”,其人便抽刀斩之。

其人成年后“身在军旅、迎师受业”,得到时人的交口称赞。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惇)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魏书夏侯惇传》

(2)夏侯渊

夏侯渊事亲至孝。

早年逢兖、豫灾荒,渊弃幼子,而养亡弟孤女。

时兖、豫大乱,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魏略》

不幸的是,夏侯小姐未及成年,便被张飞掳走强娶。

(3)曹洪

曹洪豪富,史不绝书,乃至文帝“求绢不得而衔恨”。

曹操在世时,谯县稽核每户家产,称曹操与曹洪“家资相等”,曹操大笑,自嘲远不及子廉之富。

谯令平(曹)洪赀财与(曹)公家等,太祖曰:“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魏略》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而且曹洪仗着伯父曹鼎为尚书令,年纪轻轻便步入仕途,官至蕲春县长。

(4)曹纯

曹纯与曹洪相似,家富于财且年少发迹。童仆门客百余人,十八岁入朝为黄门侍郎,特为清贵。

(曹纯)承父业,富于财,僮仆人客以百数。年十八,为黄门侍郎。--《英雄记》

(5)曹邵

曹邵至忠至孝。豫州牧黄琬追杀曹操时,曹邵以身殉死,护佑曹操脱险。

因此,其子曹真,特受武、文二帝宠爱。

豫州刺史黄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曹)邵独遇害。--王沈《魏书》

除上述与曹操平辈的诸夏侯曹氏,《魏书九》还记录了两位曹操的子侄辈,即曹休与曹真。

曹真即曹邵子,幼年被曹操收养,不论。

塔读@-读小说

按制度规定,父母不死,兄弟不准“别居”(即分家)。

即使在明清时代,如父母尚在,而子女胆敢未经准许而别居,上告县官是要受杖责的。

可知曹炽死前,曹仁便已离开父母与弟弟,另立门户。

因此弟弟曹纯继承全部家业,也就能得到解释。

同时,可以从《英雄记》、王沈《魏书》与《三国志》的记载中,大致推断出曹仁被逐出家门的时间范围。

按曹纯“年二十随太祖赴襄邑募兵”,可知彼时当在中平六年(189)。则曹纯生于建宁三年(170)。

注意:古代讲虚岁。

(纯)二十,从太祖到(陈留)襄邑募兵。--《英雄记》

冬十二月,(曹操)始起兵于(陈留)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魏书武帝纪》

从黄初四年“曹仁卒年五十六”可知,其生年当在建宁元年(168)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仁时年五十六。--王沈《魏书》

换言之,曹仁和曹纯的年龄,仅仅相差两岁。

因此曹纯(年十四)丧父时,曹仁不过十六。

曹仁年未弱冠(满二十)、便分家别居。

考虑到彼时其父尚在,可知曹仁应是遭到驱逐。

《曹仁传》中提到的“仁少时不修行检”,应是“别居”的诱因。

可惜,未详何事。

仁少时不修行检。--《魏书曹仁传》

曹仁身为曹炽嫡长子,丧失了财富与地位的继承权,也丧失了入仕的机会,甚至连合居的权利都被剥夺。

也不难理解为何《曹纯传》写得如此粗率简略(220字)。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因为弟弟的早年履历,完全是哥哥的黑历史。

哈哈,到底有多黑呢?

咱们下一章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