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振华:纪元1800 > 第79章 延时引信和瞬发引信

第79章 延时引信和瞬发引信 (第2/2页)

掩体后面,传来工人们的吼声:“预备——放!”

嗤啦——发火绳被拽掉。

一声巨响,小山炮猛地后退了半米,炮弹拖着烟迹嗖地飞了出去。

轰——炮弹凌空爆炸,海面被碎片激起大片水花。

try{ggauto();} catch(ex){}

完美!

啪嗒!一颗鸟屎正中吴桅额头,海鸥鸣叫着掠过,让你吓唬我!

秦帷偷偷瞄了眼手机记时,还真是差不多四秒钟就炸了,军工组有两下子呀!

鬼子原装的那些榴弹,何时爆炸完全看“弹魂”悦不悦。部队训练时,甚至出现了开炮就炸的事故,造成了伤亡。

如果这“延时1型”引信靠谱,就立刻换装!

吴桅轻轻擦去头顶的祥瑞,顺手拿沙子“洗手”:“怎么样,秦团长可还满意?”

秦帷还是一副欠欠的坏笑:“凑合吧,比鬼子的强!”

“那必须的!”吴桅说着,从口袋里又掏出一个铁疙瘩,“这是给线膛炮用的瞬发1型引信!”

秦帷接过来一看,这东西和他概念里的“引信”就差不多了,只是小了点。

吴桅跟在旁边讲解:“鬼子的线膛炮,主要打实心弹,榴弹特别少,而且也是木信管,可靠性很差。应该是他们的冶炼工艺,还无法做出合适的弹簧,解决不了触发榴弹的技术难题。”

秦帷虽然当兵十年,但并不是“工艺技术型军迷”,对生产不甚了然,只能安静地听。

“其实合格的弹簧,我们也做不出来!这东西别看简单,确实不好做!”吴桅露出诡异的笑容,“但鬼子那边的穿越众,手头资料应该不多,根本不知道早期的触发榴弹,压根不用弹簧!”

说着,他掏出手机,调出一张示意图,比划着讲解。

“其实触发引信的难点,不在于如何起爆,而是在于惯性。无论击针在头部还是尾部,都存在惯性导致的安全隐患。比如在尾部,炮弹飞行逐渐减速,击针就有前冲的趋势。而在前部,火炮发射瞬间,击针就会直接撞上火帽!”

秦帷点头:“就好比公交车突然减速,人会往前倒?”

“没错!所以触发榴弹真正的要点,就是克服惯性!既然击针前冲不安全,咱们就把引信放在头部。既然开炮瞬间引信会后退,咱们就火帽在后固定住,击针在前用偏心转子固定!”

吴桅说着,抢过秦帷手里的引信,哗啦啦拆开。

秦帷打量着他,笑个不停,果然技术人的世界是简单而快乐的!

吴桅哪管他笑什么,从引信上拔出一根细销子,笑道:“你看,偏心转子平时就用这根销子固定,防止误触发。发射前拔掉销子,就解锁了偏心转子。发射瞬间,偏心转子会阻挡击针后退。飞行过程中,随着炮弹旋转,偏心转子会逐渐解锁,直到完全释放击针。”

秦帷听懂了:“这样因为惯性,击针保持前冲。直到撞击目标前,都不会触发火帽。”

工业设计,果然有一种神奇的美感!

吴桅得意地翘起嘴角:“咱们不是‘三次工业革命’同步进行嘛!所以不能一味追求‘先进’,有时候得放低身价,动些歪脑筋!总之,为了达成目标,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秦帷深以为然,就像红鹰军——明明攒了一套自动化指挥系统,但也得学鬼子的原始组织方式。

只要能达成目标,怎么都行!

忽然,秦帷又想起一个问题:“生产性怎么样?”

毕竟打起仗来,引信可是会像喝水一样快速消耗。

吴桅打了个OK:“放心!只有偏心转子和底座需要精加工,对现代设备来说不是问题。其他零件,全是傻大黑粗,铁匠拿锤子都能敲出来。反正是临时应急,以后再开发更适合现实条件的嘛!”

这倒也是……秦帷点点头,又问道:“能区分瞬发和短延时吗?”

这事……傻大黑粗的东西,要啥自行车?

但气氛都到这了,能说不吗?

吴桅用力点头:“短延时的话,可以用博曼药盘改造,不过这样会复杂一些。建议还是用瞬发,这个生产起来最简单!要不我现场给你敲一个出来?”

秦帷秒懂,又露出坏笑:“你就不怕我说可以?”

行!吴桅当即撸袖子:“秦大团长,移步小机械厂!请!”

PS:

瞬发-1引信示意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