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140八十年代初国内文学领域三大论争

140八十年代初国内文学领域三大论争 (第2/2页)

引起对西方现代派文艺论争的是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发表徐迟写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

这篇文章的着眼点是在我国大规模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文学如何适应并创造出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文学。由于徐文直接把西方现代派与中国新时期文艺的未来发展结合在一起,自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try{ggauto();} catch(ex){}

一时间赞成者、反对者纷纷上阵,国内文坛热闹了好一阵子。

去年方明华写的那本《太阳照常升起》,意识流小说也属于西方现代文学范畴,无疑也给这场争论添了一把火。

对于他小说的争论其实也是这场争论的一部分,不过他本人而言,就事论事,只讨论写作技巧而不说其他,对于这种文学辩论稍不注意就会上升到政治高度,他可是躲避不及。

今天也是如此。

与会的作家、编辑刚开始心平气和,引经据典,到最后就面红耳赤。

还好,没有出现国骂,毕竟这是研讨会不是菜市场。

方明华和陆遥坐在后排听着大家争论不说话。

老秦人不善言辞,对于陆遥尤其是这样。别看他文章写的情真意切,获奖感言写的也是洋洋洒洒,但对于这种现场争论并不擅长。

当然如果换做贾平娃来就不一样了,他的口才不错。

方明华决定不参和,他并不喜欢这种争辩。

有啥好争辩的?

你喜欢就写,不喜欢就拉到,干嘛非要说服别人?

伤身又费力。

他一边喝着茶,一边观察着与会者的争论,很快分成两派,一派赞成这个观点,另一派持保留或者反对态度。

他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申城和浙省的大部分作家赞成这个观点,而西北这边不少作家持反对态度,尤其是张先亮的态度最为明确。

申城那边一个叫王未铭的作家言辞非常激烈。

“张主编,我认为你对西方现代派有偏见!现在国内文坛流行于西方的现代派文学思潮,决不是一群怪物们兴风作浪的产物,而是当今文坛世界必然会出现的易象,是文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对,我把它称之为革命!”王未铭加重语气,眼神环视了一下周围,越发显得凌厉。

“现代派文学不仅来源于现实,而且反映了各种物质关系总和的精神内在,总之一句话,国内文学的将来一定属于西方现代派!”

“啪啪啪”会议室出现热烈的掌声。

“王姐,这位王未铭是做什么的?”方明华悄声问坐在另一边的王安依。

王安依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温和、娴静,只是偶尔说两句话,并没有参与者争吵里。

听了方明华的问话,王安依看了一眼那个戴着眼镜的男人,低声回答道:

“他现在身份是申城一家国营厂的职工,喜欢写作,刚刚加入作协,写过报告文学《我们这一代》,小说《今夜我无法拒绝》,很有才气。深受卡夫卡的影响。”

哦.

卡夫卡这个名字对于八十年代的作家而言并不陌生,捷克人,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国内很多作家都深受其写作风格的影响,如余桦、刘索拉、残雪、莫言、格非等。

所以,王未铭有这样的观点不足为奇。

卡夫卡本来就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啊。

张先亮似乎有点说不过,看了一眼住在后排默不作声的方明华,眼神示意他站起来说几句。

他这个微小的神情被王未铭捕捉了,于是笑着说道:“张主编,你让方编辑帮忙?恐怕人找错了吧?方编辑可是咱们国内公认的先锋派作家代表,而先锋派本来就是西方现代文学的一部分,他绝对是赞成我的观点的!”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着坐在后排的方明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