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章:开封应对 (第2/2页)
蔡京冷笑道:「童枢密这是打算坐以待毙吗?眼下局势,不容懈怠!若是等到明教势力扩张,梁山贼寇卷土重来,恐怕整个中原都将陷入动乱!」
正当两人争论不休时,一直沉默的太保郑居中缓缓开口:「蔡公相、童枢密,请容老夫插一句。眼下确实不宜轻举妄动,但方妖女此人若不除,终是祸害。依老夫之见,不如密令地方守备加强戒备,同时暗中派遣精锐死士,沿淄州一路追踪方妖女行踪,务求将她擒拿。若她企图联合梁山,便立刻出手,将其击杀于未发之时。」
童贯点头道:「郑太保言之有理。既然如此,不如先行布置密探,摸清方梦华的具体去向,再作进一步决策。」
蔡京虽然不满,但见郑居中发话,也只得点头同意:「那就依郑太保所言。不过,我要提醒诸位,此事绝不能拖延太久,务必在贼人势力坐大之前,将其连根拔起!」
朝堂之上,众人纷纷点头,气氛依旧紧郑。很快,决策通过,密探即刻出发,追查方梦华的行踪,同时加强各地防备,防止明教和梁山势力联合。
蔡京站在朝堂中央,虽然平时他的声音在朝中威望甚高,但今天的议题让他有些无从下手。面对南方明教势力的不断壮大,他本是主张强力围剿,但明教的贸易活动和庞大的税收贡献实在难以忽视。再加上他自己以及不少官员都从中获利,实在难以找到强有力的支持者。
「诸位,如今南方明教势力虽未显露出挑衅之意,但终究是潜在的威胁。」蔡京皱眉说道。
然而,右谏议大夫王黼却从容回应道:「公相,南方明教如今对朝廷贡献甚大,地方安定,税赋丰盈,若我们贸然出手,不仅可能打破目前的和谐局面,恐怕还会引发更大的地方动乱。更何况,朝中上下许多官员都从中获益,恐怕未必会支持围剿。」
蔡京微微一滞,知道王黼的话虽然不好听,但却是实情。此时,另一位大臣,吏部尚书李邦彦缓步上前,附和道:「蔡相,南方明教目前并未有犯上之举,实在不宜贸然动手。况且,明教势力如此庞大,若强行镇压,可能反倒激化矛盾。」
蔡京点了点头,眉宇间透出一丝不安:「那北方两大绿林会呢?朝廷一直计划进行围剿,可调兵遣将难度甚大,北方防线本就捉襟见肘,再加上金国虎视眈眈,恐怕也不易妥当。」
这时,枢密使童贯说道:「蔡相所言极是。北方绿林会虽时有骚扰,但若要全面围剿,势必需要大规模调动兵力。可目前朝廷对北方防线的兵力已有极限,再调兵,只会让民变加剧,反倒不利。」
郑居中轻轻捋须,沉吟道:「如今的局势,北方和南方皆是不能轻举妄动。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与地方豪强、绿林首领进行谈判,能招安的尽量招安,减少朝廷的负担。同时,加强对金国的防备,确保北方防线稳固。」
众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同。蔡京虽然心中不甘,但也清楚局势如此,只能顺势而为:「既然如此,便按郑太保所言,先以安抚为主,减轻朝廷压力。至于南方明教,继续观察其动向,暂时不予围剿。但我希望各位,务必保持警惕,防止局势失控。」
最终,朝堂达成共识,对南方明教保持暂时的容忍态度,利用其经济贡献稳固朝廷财源;对北方绿林会,优先考虑招安以减轻兵力调动的压力。整个朝廷在这场会议后,对南北乱局暂时采取了稳中求进的策略。
会议结束后,蔡京走出大殿,内心依然对局势感到不安。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定,未来局势变化莫测,朝廷可能随时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