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剡县救援 (第2/2页)
抵达诸暨外围后,方梦华召集众将再度商讨战术,她结合对敌将姚平仲的深刻了解,认为这位在后世绰号「姚跑跑」的将领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时极可能会弃营而逃。方梦华心中已有计,她决定夜深时分发起进攻,借夜色掩护奇袭敌军。
当夜,方梦华亲自率领主力部队从正面发动进攻。她挥动手中的长剑,指挥士兵们悄然接近敌营。一声令下,火把瞬间点燃,火光映红了夜空,沉寂的营地刹那间被嘈杂的喊杀声打破。敌军一片慌乱,毫无准备。与此同时,石生和邓荣分别率领各自的部队从两翼包抄,形成合围之势。石生手下的战士们擅长攀爬和偷袭,他们利用夜幕的掩护,悄然接近敌军营地。邓荣则率领弓箭手队伍,在敌军乱成一片时发动精准的远程打击,箭如雨下,进一步加剧了敌军的混乱。
果然不出方梦华所料,姚平仲见大势已去,内心恐惧万分。他素来以保命为先,见到营地陷入火海,士兵四散逃命,毫不犹豫地带着亲兵逃出营地。他仓皇穿过混乱的军阵,一边策马狂奔,一边不断催促亲兵紧随其后,最终逃入诸暨城内。
try{ggauto();} catch(ex){}
主将弃营而逃,姚平仲部军心顿时崩溃。无数士兵在无头苍蝇般地四处逃窜,完全失去战斗力。这时,裘日新部从后方发起猛攻,趁机大肆屠杀。敌军死伤惨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此时,宋军的后援部队刘子羽和郭仲荀也匆忙赶来,试图压制混乱。然而,夜间的突袭令他们措手不及,整整一夜的时间都在勉强恢复秩序。刘子羽观察战局,误以为裘日新部意图向西突围,因此调整防御布置,急调部队加强西面防线,却无意中在东面留下了一个缺口。
与此同时,方杰也没有闲着。他亲自挑选了二百名精锐士兵,深夜出发,利用夜色掩护,悄悄向郭仲荀部的粮草队后方靠近。方杰在行军过程中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宋军的哨兵,不发出一丝声音。他选择了一条隐蔽的小路,绕过山丘和丛林,成功接近了敌军的粮道。
当午夜的寂静笼罩大地时,方杰发出了进攻的信号。火把再度点燃,燃烧的光芒刺破黑暗,士兵们一跃而起,迅速冲向敌军的粮草队。宋军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一袭击,顿时陷入混乱。方杰的部队如猛虎下山,迅速控制了局面,将大批粮草付之一炬,火焰冲天,浓烟滚滚,照亮了夜空。郭仲荀部的士兵们惊慌失措,粮草队的守卫者们拼死反抗,但敌不过方杰精锐部队的猛烈攻势。
这次伏击行动取得了极大成功,大量粮草被毁,郭仲荀部的士气受到重创。方杰深知敌军的援军会很快赶到,因此指挥部队快速撤退。他们顺着来时的隐蔽小路,成功避开了敌军的追击,迅速撤回,并与新昌县的徐公祖部会合。此时,裘日新部也已经完成了对郭仲荀大营的袭击,与方杰部合兵一处,集中力量对郭仲荀大营发起猛烈攻势。
在前后夹击之下,郭仲荀大营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营内士兵四散奔逃,指挥体系完全瓦解。方梦华、石生和邓荣率领的精锐部队则从另一侧迅速突进,他们如入无人之境,连续击破多个营帐。石生带领的战士擅长近身肉搏,他们挥舞着刀剑,以惊人的速度击杀敌军,彻底摧毁了郭仲荀的防线。邓荣的弓箭手则从远处不断射出一支支致命的箭,射倒了试图反击的敌军将领和士兵。
混乱中,裘日新明白,此时不宜恋战,他立刻决定突围。在方梦华等人的掩护下,裘日新带领剩余部队奋力突围,冲出重围,与方梦华的队伍汇合。尽管在战斗中,裘日新部的副将穆彪在乱军中不幸阵亡,但裘日新明白,眼下必须保存实力,为日后的战斗做好准备。最终,他们成功突破敌军的包围圈。
方梦华乘此良机,指挥东路军残部向东撤退,进入奉化县的山区。这些山路崎岖难行,但她前世作为宁波人,对地形颇为熟悉,带领队伍巧妙地绕来绕去避开宋军追击,最终三四天后安全撤回达蓬山。
在达蓬山的营地中,东路军两部的三千多人得以喘息。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在方梦华的激励下,重燃斗志。大家都深知花帅哪怕早在杭州战役时离开东路军却从来没有放弃他们,这一战不仅救回了裘日新部徐公祖部,也极大地削弱了宋军的力量。
然而,宋军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刘子羽部误以为此次袭击是四明山贼所为,立刻带兵挑衅。四明山总寨的贼人矢口否认,却依然不被信任。刘子羽部与四明山二寨主司徒芳爆发冲突,结果刘子羽轻敌,被司徒芳一刀砍伤,宋军不得不撤回越州。
这场混战让四明山贼人和宋军关系恶化,而达蓬山寨则在混乱中得以暂时休养生息。方梦华明白,这只是暂时的胜利,但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回到达蓬山寨后,方梦华看着疲惫但满怀希望的战士们,她开始思考接下来的战略。虽然他们成功救回了东路军残部,但敌人的反扑随时可能到来。她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巩固山寨,提升战斗力。方梦华站在达蓬山的最高处,望着眼前这片曾经熟悉的土地,她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达蓬山寨必将在这片乱世中崛起,开创出一片属于他们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