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借北风 (第1/1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抗日之黄沙百战!
现在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自己手下的士兵士气有些低落。方才他视察阵地的时候,也听到了那些士兵们所说的闲话。比如“坂西次良中队长,不过就是凭借着他的哥哥坂西一良联队长的支持,才能够当上这个中队长的。”还有什么“中队长进入陆军军官学校,也不是考进去的,而是走了后门。”坂西次良感觉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侮辱,他出身于军事世家,其祖父曾经参加过日俄战争,将太阳旗插在俄国人的阵地上。继承了先辈荣耀的他,自然不允许自己祖上的英明因为自己而蒙羞。他用望远镜的看着夜幕渐渐笼罩的小镇,那里一片寂静,甚至看不到一点火光。这样的安静让坂西次良有了不好的预感。坂西次良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一支支那军队吃掉,连骨头都不能留下。“给坂西一良联队长发报!”坂西次良这时候说道。他身边的通讯兵马上将目光转移到坂西次良的身上,而后道:“中队长,方才联队长急电。让您不要同这一支支那军队纠缠,立刻率部前往北平,准备进入北平城之内,接管那边的城头防务。”听到这话,坂西次良眼神复杂。他自然知道,这是他的哥哥坂西一良在袒护着自己,不让自己直接参与到正面战场上,而又能够获得一定的军功。但是他却不愿意接受这白来的军功,闭目思虑了一会儿,坂西次良便说道:“回电联队长,告诉他,我部已经将支那部队一部,包围在距离北平城三十公里外的一处小镇,最多明日,便可以将其全部歼灭。届时,我将携凯旋之师,昂首进入北平城!”那个通讯员,看着坂西次良,知道自己的这位中队长,心意已决。他也不多说什么,直接将这封电报,发给了联队长坂西一良。将这封电报发出去之后,坂西次良将哥哥送给自己的那块怀表取出来,看到上面的时针,已经走到了晚上十一点。他将怀表重新放回怀中,然后便道:“随我去查岗哨,密切注意支那军队的动向,小心他们从这边突围!”这样说着,他就带着几个士兵,向阵地上走去。“十一点钟了,小鬼子也是人,也到了睡觉的时候了。”夏阳这样说着,将目光转向了柴火堆旁边等待的胡三道:“胡三,剩下的那些汽油,都泼在柴禾上面。”胡三点点头,剩下的那一桶汽油,都被他泼在了那一片柴禾堆上面。夏阳将自己的目光落在夜幕之下,正在等待着他命令的国军士兵。他的声音在黑暗之中回荡着。“弟兄们,火烧起来了,马上就跟着我准备突围。”夏阳道。那些士兵们在黑暗之中点头,此时万籁俱静,他们每个人的心脏都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上。对面日军阵地上,也看不到任何灯光闪烁了。“点火!”夏阳道。胡三一听,马上就将手上的火
把,扔到了那一堆柴禾上面。因为有汽油助燃,那一堆柴禾顿时剧烈的燃烧起来。滚滚黑烟,开始顺着风吹的方向,向日军的阵地上飘去。此时正是北风,位于镇子南边的日军阵地,正好在这些黑烟的必经之路上。“走!”夏阳低吼一声,随后便带头冲入了黑烟里面,顺着黑烟飘去的方向,往日军的阵地上冲去。近百名国军士兵,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声不响的跟随着夏阳和胡三两人,冲入了浓重的黑色烟雾之中。坂西次良行走在阵地的壕沟之中,虽然说现在已经到了深夜。但是日军布置在阵地上的机枪阵地,仍旧有人看守着。坂西次良猜到,对面小镇的这一支中国军队,很有可能会在今晚利用夜色的掩护,从他们的阵地上突围出去。所以按照他的命令,第一到第三小队的两百名士兵,全部都在夜间驻守在阵地上,随时准备作战。这样的话,一旦发现了支那军队突围,他们便可以最快速的组织起来反击火力。“中队长,那是什么?”一个跟随在坂西次良身后的日军士兵,指着黑夜之中,那滚滚而来的黑烟,和小镇上冲天的火光,大声道。坂西次良急忙从壕沟里面探出头来,看到在小镇和阵地之间的开阔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有滚滚黑烟出现,向他们驻守的阵地飘来。看到这一幕,坂西次良也有些奇怪,但是他马上就想到了什么,立刻大声道:“所有人立刻佩戴仿佛面具,准备战斗,小心中国军队趁机突围!”而此时滚滚浓烟之中,夏阳正在心中计算他们先头部队和日军阵地的距离。虽然说借用这些浓烟向日军阵地发起冲击,可以让日军无法确定他们的准确位置。但是同样的,夏阳和他手下的士兵,也无法在浓烟之中,看清楚日军阵地的所在。所以在突围之前,夏阳便已经做好了一番测量。他们和日军的阵地距离,大概在五百米左右。而夏阳自己的步幅大概在一米左右,所以夏阳便按照自己的步幅来计算距离,当他迈出四百五十多步的时候,竟然已经听到了日军阵地上,有人在那里大呼小叫。显然日军已经发现了他们的动向,只不过因为现在他们身处浓烟之中,那些日军无法确定他们的具体位置。夏阳二话不说,直接将手中的一颗手雷往前扔了过去。一旦这一颗手雷爆炸,那么夏阳身后的一排士兵,会马上将他们的手雷抛掷出去。果然,随着一声炸响传来,夏阳身后的三十多名士兵,也都一股脑的将手中的手雷往前扔了过去。二百多颗手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便被他们全部都扔了出去。虽然说有一部分并没有扔到日军的阵地上,不过这么近的距离,他们就是随便扔,大部分也都会落在日军的阵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