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文学青年的来信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
这三年,我收到过难以统计的患者或家属的电邮,还有微博、微信、qq留言。有的寥寥数语,有的长篇大论;有的只说病情,有的还交流思想,直抒胸臆。
这封信,是其中“抒发胸臆”类有代表性的一封。来信者,如他自己所说,是一位典型的文学青年,有着与生俱来的人文情怀。他多愁善感,敏锐自尊,惯于学习,深思自省。他的病程,极具代表性;他对抑郁症的认识,已比较深入;他对命运的抗争,让我嗟叹;他的信中体现出的济世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令我感佩。
征得本人同意,我把他的信略略编辑一下,做了些补充,呈现在这里,意在为抑郁症的疗治,也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一份真切的记录。
尊敬的张进老师:
您好!
因为近十年的焦虑、抑郁症状(可能还有强迫),上网找资料时有幸找到了您这儿。浏览了您的博客,五味杂陈、不胜唏嘘。既有对您文采、识见、成就以及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媒体人担当情怀的敬佩,也有对您所从事的关注当代中国社会进程、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传播常识、心忧民瘼的新闻事业的一丝向往……
当然,更有对自己当年因为焦虑、抑郁而未能进一步深造的些许无奈。不然,今天,我或许已经在人大、北大或是社科院文学硕士甚至是博士毕业了吧,可以去实现自己的读书、学术梦想;或者,像您那样,去做一名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闻人……
发病缘起
说说我的大体情况吧。
您可以叫我小赵,80后,从小喜欢读书,尤爱文史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5年考入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中文专业。2009年考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失败,回老家当了老师,寄食谋生。出于兴趣,一边教书,一边持续读书。
状态好的时候,我会在课堂上突破教材藩篱,和学生们说文解字,聊聊汉字的源流、演变以及初创时的含义,给学生们讲解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做一点儿汉娜·阿伦特所言的公民教育。在我看来,语文课其实大有可教,它应该是有情感的温度、思想的深度和生命的厚度的。但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多少老师在那儿照本宣科,生气全无……
题归正传,还是说说我的抑郁、焦虑的事儿吧。
事情要从我读高中时说起。十年前,班上转来一位男生,非常用功,考试成绩慢慢超过了我。因为天性中的完美主义、敏感、细腻、要强,不服气的我和他展开了超级恶性竞争。我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并且公开化,我始终处于下风,感觉压力巨大,开始焦虑、自卑、自责、自罪。而班主任为了激发我们俩的斗志,故意安排我们坐在一起。多少年后回想起当年和他坐在一起时的焦虑、自卑,依然刻骨铭心。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兔子,在随时可能扑过来的老虎身边待着,一待就是两年。那么,这只兔子的精神、情绪还能正常吗?
就这样经过三年,我的性格全变了,紧张、自卑,总把别人当作假想敌。大学四年我每天都是独来独往,埋头读书,对他人充满了戒备。同时,由于读了鲁迅、尼采的书,整个人悲观、颓废,愤世嫉俗,还自以为深刻,呵呵。
直到大三着手考研时,才发现自己陷入空前的焦虑,根本无法投入学习。那时我高度近视,戴1200度的眼镜,这种焦虑投射到我对眼睛的担忧上,总担心自己会不会忽然瞎了。这种焦虑根本控制不住,以至于后来泛化到看任何东西,都会担忧自己的眼睛。我开始胸闷、头痛、心慌、心悸、气短,注意力无法集中,健忘、说话困难、行为懒散。
艰难自救
在同学们的讶异中,我考研失利,痛彻心扉,彻夜难眠。没办法,卷铺盖回家吧,先活下去再说。
回到老家后,虽然焦虑、抑郁状态依然,但凭借多年所学,还是顺利通过考试,当上了老师。之后,由于焦虑、抑郁状态频繁间歇性发生,我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了研究自己的情绪上,进行自我疗伤。通过几年的认知疗法、森田疗法、内观疗法等,我的思想认知、精神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再像原来那么悲观、偏激、愤世嫉俗。
没想到,更大的焦虑还在后面。2013年我找了一个女朋友,接触了一段时间,相互感觉不错。有一天,忽然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对方会不会是艾滋病携带者?由此,我开始了恐艾之旅,再一次陷入巨大的恐惧、焦虑、抑郁。严重时,甚至觉得全世界人人都是艾滋病。明知这样的念头荒唐,但就是控制不住。很自然地,恋爱告吹。我也进入到“状态正常——恐艾焦虑抑郁——状态正常”的循环之中。
接下来说说我的心理咨询和用药经过:
虽然高中时种下了病根,到大三复习考研第一次出现焦虑抑郁(甚至强迫)等症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生理性病变,需要吃药。从2009年到2013年间,我一直都在自学心理学,以及进行网络咨询:
1.2008年怀疑自己是强迫症,开始自学森田疗法。遵循“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原则,带着对眼睛的担忧去用眼,逐渐脱敏。到2010年夏天,对高度近视的恐惧、担忧完全消失。
2.2011年接受湖南一位咨询师的远程咨询,为期半年,一周一次,花费近7000元。咨询师本身曾经是严重的神经症患者,后来通过自学儒释道传统文化痊愈。有一定效果,矫正了自己的偏激悲观、完美主义的一些认知观念。
3.2012年接受过重庆一位催眠师的催眠治疗,见效似乎不大,后中途放弃。
4.2013年接受过北京一家业内知名的心理咨询公司的远程治疗,学习领悟“对神经症的接纳”,有一定效果,花费近6000元,为期半年。
5.2014年2月接受内观疗法的心理咨询,练习动中禅,通过觉知动作,保持活在当下的正念,看清引起焦虑恐惧的强迫念头的本质。中途有中断,现又在练习,感觉效果不错。
咨询感受:如果是抑郁症患者,吃药应该可以彻底好转。但像我这样的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共存者,在吃药的同时,必须进行心理治疗。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吃药效果非常好,后来药物忽然失效,恐艾强迫观念来了,重新陷入巨大的焦虑、恐惧状态。所以,对于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必须结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才是治本之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