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无可脱罪 > 第十八章 排查

第十八章 排查 (第2/2页)

李毅和秦刚分工,从周边开始,秦刚顺时针,李毅反时针,挨着一个铺子一个铺子的重复着相同的程序和几近相同的问话,留下联系电话,基本上,表情也不会有变化。

与他们交流的对象,男女老少各种年龄层次,天南地北的各种口音,带有地方特色的各种普通话,足以让你领略中国地域之博大,语言体系之丰富,口干舌燥,筋皮力尽,可这是必须做的事。

很多的案子,收集案情信息、佐证,疑犯的抓捕,也是靠着这种原始而低效的方法,一点一滴,积沙成塔,成功突破,他们也无法例外。走访完周边,唯一的收获就是,累和缺水。

“咱们是不是也写个海捕文书,满地儿都贴上,我估计效率会比这高。”秦刚道。

“有碍观瞻,破坏城市形象,容易引起群体性聚集,臆动症人的遐想。”

“帽子好大,大楼里继续吗?总共5层,我们这么干下来少不了得三天,累是其次,也是必须的,我只是觉得未必会有收获,劳而无功。”秦刚问。

这一行,劳而无功的情况太多了,这样的大市场,每天千万种不同的脸孔在这个场所里穿行,对于商户来讲,只要不是熟客,很难对陌生人有印象,而嫌疑人其貌不扬,也并没有进货的需要,他更不需要进商铺驻足,只是匆匆经过,不会给任何人留下印象。

即便有监控,可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发现一张脸,那需要具有孙大圣的火眼精睛。

追踪嫌疑人,是不会有大数据能支持的,因为没有人确切的知道嫌犯有什么习性,大多数时候,需要靠每一位刑警的经验。

可以假定(当然这是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嫌疑人往哪个方向逃离,就会从哪个方向来到现场,但如果这个假设并不成立,在这个方向上做的全部工作,都将付诸流水。

市场里散射的七八条通道,通向外围的老旧居民区,犬牙交错、四通八达,有如古代城池里缓冲骑兵的瓮城;每一个巷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亦或是向前走,如果没有一定熟悉程度,少不了在这巷子里打圈圈,来回的转悠,然后懵逼掉。

李毅和秦刚在这迷宫一般的巷子里,几乎浪费了半个小时,只能一路问询重新回到到市场里,经保安指点,直直的穿过一条破败的巷子,进入一片开放式老区。

小区已经拆掉了大片,残垣败瓦,一片闹市中的荒芜,零星几幢未拆的低层建筑,突兀的耸立着,李毅心里凉凉的,逐一上前敲门询问,没有任何收获。

由市场通过这条小巷来到这片拆迁区域,最直接也没有叉路可走,不会迷失,横跨这片拆迁区域,即是纵横交错的大道,车多人少。进市场穿过小巷跨过拆迁区域,快速消失,李毅和秦刚做不到,但或许嫌疑人能做到。

分析逻辑是成立的,但结果很打脸,循来路摸排线索,寻获嫌疑人的行踪,这个方法看来不可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