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当转世者遇到穿越众 > 第230章 问前程

第230章 问前程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安排秘书在这里,喂蚊子的时候多,做事的时候少,何必呢。要是每处办公室都安排秘书,那得要多少人呀。

”派个人跟着我跑也不合适,我自己一个人行动,方便很多。多了个跟屁虫要照顾,麻烦多了。真有什么事情,临时抓个人出公差,也算不上什么事。

”至于像这种端茶的小事,我自己也可以做。出去找人、吩咐人的时间,我也都做好了。所以是真没必要弄个什么秘书的,到时候谁伺候谁还不知道呢。”

这不是矫情,而是真心认为那种除了养眼、能干,其余一无是处的秘书真的没必要。至于’能干’为什么会与’一无是处’的评价一起出现,懂的都懂。

大伙儿闲聊,也不会揪着一个观点,非要把对方掰到跟自己站在同样立场。所以对于林文理的回复,两边说笑几句,也就揭过了。

三个人坐下,当然不可能聊那种有人加不进来的私人话题。富东开口说道:”如果说大才,林先生和苏师兄这种办实业的人,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大才。我一个小小京官,倒算不得什么。”

”哈,哪的事。我们在地方办实业,也是得靠朝廷诸位大人的支持,这才办得起来。富大人能待在中枢,那可是国之栋梁。我这样的小人物,何德何能与大人比肩。”

不要说商业互吹虚伪。礼貌的本质,其实就是把别人捧得心情好了,让自己好办事。总不好一见面就把人家的心情搞差,双方就跟仇人一样,这还办啥子事。

当然,这中间的度得要拿捏。要是一吹就吹上半个小时,真这么浪费时间,林文理再能演也会受不了。但假如只是客套几句,那是不成问题的。

大伙儿就这么围绕着工业化的话题,各自谈了谈朝廷与地方的心得。

间中,富东突然来了一句:”林先生,您觉得京师附近,有没有能够建成像汉津工业区的地儿。”

林文理实事求是,答道:”像汉津工业区这种重工业基地,那得要跟着原料跑,否则光是运输费用,就能把大部分利润给吐了出来。

”京师附近,我记得成德那边有铁矿,石嘉庄那边有煤矿,都是开采有段时间的老矿区。适不适合建成工业基地,就看怎么去操办了。

”不过老实说,离京师太近,我可不太看好。否则半个世纪前,咱们两江总督也不至于跑到南边办钢铁厂,直接在北面搞不就好了。

”其次,最合适的地点还是在关外吧。战时八洲国不就在关外搞得风生水起,大批的原料、成品、半成品,一船船地往他们国内运。”

提到关外的话题,富东就是一脸尴尬。说:”那是龙兴之地,不大肆开发那是国策。八洲国在战时瞎搞,不代表咱们拿回来之后,就一样能搞。朝廷还是不好打脸祖宗的。”

”哈哈,那是,那是啊。”这种事情林文理不知道吗?当然不可能。

林文理的想法是,凡事别太顺着别人的意,以免对方打蛇随棍上,提了什么不好拒绝的要求。要是气氛太过融洽,对方顺势提起,自己拒绝岂不是太不识相,那时可就难办了。

富东又说道:”倒是林先生对于京师附近的状况,还蛮清楚的。”

林文理回道:”这主要是老爷心系富国强民,之前就有在闲聊时,和我讨论起大金还有哪里适合建设工业基地。像是石油化工重镇,大金不产石油,——”

地里的石油经历了外国专家探勘,以及八洲国占领后的钻探,都还没找出来。大金也就被国际定义为无石油出产的贫油国。

”——这个基地只能靠近国际港口,以减少进口石油原料后陆地上运输所产生的成本。而钢铁重工业也是一样,得找煤铁俱全的地,这才好开展。

”办过实业的都会知道,运输的费用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来回的趟次多,路途长,这费用可就蹭蹭地往上爬。原本能赚钱的也变不赚钱了。

”但要我说,比起原料的问题,谁来主持开发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只是大部分人都以为汉津工业区能够成功,是因为有苏老爷英明的领导,这其实小看了一个人的大作用。”

”呵呵。”富东笑捧了一句,说:”想来这个人就是先生您这样的大才了。”

林文理摇摇头,说道:”不是我。我也就是个懂技术的工匠,哪都能招到的人。我认为真正起到大作用的,是蔡镛蔡市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