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故乡的野地 > 陷落(一)

陷落(一)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故乡的野地!

六月,黄河进入伏汛期。恰早起是个大晴天,正歇晌午却遮天蔽日。

远看天边堆满了白的、灰的、黑色的大块儿云朵。厚的、薄的,一层一层聚到正当间,遮了半天远。远近高低朝着花园口压过来,压过了头顶,天上地下就全黑了。紧接着就是一阵狂风骤雨,人们捂着脸乱窜,躲在房檐底下挤成一排。密集的雨连珠落下,胡乱地拍打着浑黄的河水,激荡起层层涟漪。马子民站在堤岸上望着宽广的河面,泛起的烟雨蒙蒙仿佛化作一番愁绪,又如同脚下的暗流涌动,尽在心头萦绕不去。

“老师儿……马老先生……穿上蓑衣吧……”马管家喊。

“他娘咋样了?”马子民光着脚踩在泥滩里,对来人说道。

马管家将蓑衣递上去,说:“她说,叫您甭管……快找个地儿避雨吧!”

“啥叫甭管?甭管她还是甭管这儿?你给万江万河叫来!”

追溯到元末明初,乱世战争时期,回族马氏作为移民迁入郑州,世代居住管城。往后的几百年间,不断有回族和汉族的青年男女通婚育子,相互包容尊重,融合文化。因此,马家在回汉两族当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而回族马氏和汉族马氏的通婚又是更具深意的事了。马夫人的父亲是回民,姓马,母亲是汉民,也姓马。成婚时又嫁回给汉族马氏,为马子民生育了两个男儿,起名万江,万河。

正如马子民的老父亲为他取名时说的那样:“汉民,回民,都是咱中华子民嘛。”

马子民出生的头天夜里,他母亲曾梦见神医扁鹊踏进自家门楼。三年后,父亲带着他从一家中药铺门口经过,马子民指着柜台里的药,跟其他小孩儿看见糖葫芦一样稀罕,坐在地上哭鼻子,挪不动脚,央求他爹买回家。他十五岁时,就已经精读医书,自撰良方,老郎中看了也都自愧不如。他十六岁那年黄河发大水,城里头的水漫到腿根,小麦庄稼尽数毁完。洪水退了,接着又爆发一场瘟疫,原先在药铺里坐诊的先生卧床不起。马子民听说以后,跑到药铺代替先生坐堂接诊,诊费一概不收。他年纪轻轻倒是看着稳重,穿着一件长衫,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很像回事。也有不信他的,喊他“小毛孩儿”他不恼不气,镇定自若开好药方,说:“照这个吃,要是不见好,我改姓牛。”

一个月后,他经手诊治的一位老人病逝。马子民知道以后犹如晴天霹雳。那一回,是他头一次体会到,从医路上将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疑难杂症。其中还有生死,这是他不敢用狂言担待的。

到了他二十岁时,那张脸显得稳重许多,少了些狂妄。他一心埋头读书,兵农医术无一不通。打从这年起,黄河年年泛水,沿岸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当时的河督在全省范围内招募能人异士,商量治河方针。经朋友介绍,马子民扛着铺盖卷告别了爹娘,走进河道总督衙门成为幕僚,从此跟黄河扯上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治河工程当中的利弊,马子民拎得很清。其余幕僚闲下来都爱去开封城里喝酒看戏,马子民陪着大伙儿去过一回,从头到尾感到心焦气燥,浑身不自在。不等戏散场,就见他扛着锄头跑到工地上,跟那些修堤的工匠套近乎,聊得很投机。回去之后,又一头钻进书房,历朝历代治理黄河的文史记录,他全看过一遍,终于弄清原委。历任河道总督走马上任,所有幕僚当中最倚重的就是马子民。

直到第五任河督许振伟上任,

两人知遇,封授马子民担任训导,从八品官职。马子民这辈子就只当了这半年官,辞职临走之前,他给河督大人留下一封亲笔信,信里面说:

“黄河水患困扰中国两千多年,知河患而不治河患者,乃中国之大患。其水患共六;堤工不固,患一;楷料不实,患二;河厅侵渔,患三;营泛私报,患四;委员克扣,患五;库吏短发,患六。六患不除,治河难矣。”

马子民辞官回乡继续行医,过了几年后,荥阳河段决堤。当时有一股流寇十分猖獗,当朝钦差从陕西关中调兵运饷,在河南境内遭劫。这事没敢往朝廷上奏,却从老百姓嘴里一传十,十传百。马子民得知此事,赶忙联络朋友董其,两个人领着荥阳郑州两地绅民,堵在河督衙门口请愿:“前有水患,后有兵荒,百姓流离失所。若不设法修河堤通河道治淤塞,恐怕两河灾民连结流寇揭竿而起,后患不堪设想。”

许振伟见到了老熟人,心思落地一半。任命马子民,董其为荥阳河段总工,抢修河堤整治淤塞,四百多工匠昼夜不停,仅用了半个月便整体完工。

完工之后,许振伟到管城拜访马家,又叫上董其,三人从郑州管城一路走到花园口,坐在黄河岸边谈心。马子民非常慷慨,站在河堤上说:“中华大势,以汧陇为首,秦晋为营,豫鲁为腹。黄河水入中原,如硝黄入腹,内上攻下,一发不可收拾。豫鲁地质松疏,涛涛黄河冲击,支使河堤易溃,唯用石头固堤!自荥阳河段下游修筑石坝,险处同修石堤。一直修到山东界内,黄河水入中流为止!此项工程浩大,预算二十年完成。不能说一劳永逸,却受用百年呐!若有缺陷,子孙后代可以随时修整。”

许振伟听完连说三声:“好!好!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