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喜气 (第2/2页)
小木柜有三个抽屉,固定在车上,里面可放些零食、铁茶壶、茶缸之类,车箱有一张折叠的木板桌,拉开后可盛放茶壶点心等东西。
铺了软垫的坐凳下,是一个实木箱子,里面,可放刀剑,不用将刀剑时刻背在身上。
四匹蒙古马,也是展盛花了大力气,几经周折才买了回来,岭南这边,多用牛车,养马场不多,要买好马,还得托人去外地买。
展珩和贝儿各有一匹马,加上家里的两匹,共有四匹,现又买了四匹,展家已有八匹马,完全够用了。
吴生胜下台,岭南人很高兴,但想不到,人们的庆祝会持续那么久,炮竹烟花燃放了一旬多。
街上每间店铺都挂上了节日才会挂的彩灯,并且,每间店的货品,均以折扣价出售,甚至,有赔钱卖的。
一家米粮店,比平时低三成的价格卖米,卖去十升米,到了卖第十一升时,赔钱卖,这家的店铺,忽然红火了起来,排队买米的人很多。
商贾们各出奇招,以各种方式庆祝岭城新生。
现在,皇帝下旨,要赵元宁协助地方衙门,做好选拨官员的事。
这本来是吏部尚书之事,但岭南偏僻,从京都派吏史官员来这,时间太长,现岭南急需补充大量的官员,等不了那么长的时日。
皇帝会亲自任命知府官员,州府、知县的官员,朝廷索性让赵元宁帮忙把关,专门负责了解被举荐者的人品、样貌与家庭背景。
经过他甄选出的人,拟好人名,加上简历表,送至驿站,最后到达吏部,由吏部审核。
最大的问题是,从知府到知州、知县,从上到下拨起了一大串的官员,要选拨合适的人坐上这些开缺的官位,实在不易。
大承朝官吏的选任制度,有选官制度和任官制度,还有一个察举制。
通常,吏部尚书对新科进士和在职人员的升迁,都不会马上放实缺,其间还要经过一个吏部慢长的铨选过程。
各个级别官员的晋升,除了看资历,还要看家庭背景。
有引见磨勘的,必须要有三名官员为保,呈上文状,并且写清楚至亲有没有人犯过罪。
最后,经吏部审核通过,受宣旨,领取一张官凭,便可任职。
现在,岭南的情况有所不同,大承朝彦相帝只好把这个选任官员的重担,按在他信任的外甥赵元宁身上。
帮忙弄好任职人员,让吏部尚书审核即可,反正,贞查本是赵元宁的职责,顺便帮忙做一下察举而已。
这个“顺便”,却让赵元宁头疼不已。
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大了,他一边要负责拨掉有毒的官,一边还要贞察选好官,不眠不休他也搞不过来。
然而,手上的人,学问方面个个均是普普通通,用得上的,只有法哲一个,牛大大学问不算差,但他已分了几个身去查贪官毒官。
赵元宁打算向展盛借展昕一用。
根据展昕在华南师院五年的考核成绩,展昕全书院第一,欧荣排第二,张平、谢远才排三、四名。
换言之,张平的工作,展昕完全能胜任。
况且,展昕还比张平多修了两门功课,一门是律法,一门是波斯文。
干衙门的官务,会律法才是最关健的,很多官员连律法都没搞懂,便走马上任,民众焉能不苦。
展昕无论人品、学问,知府的很多官员也达不到他这种水平。
赵元宁通过展珩,向未来岳父借到了展昕。
他和贝儿,八字还没一撇,但他的心中,已把贝儿当做自己的妻子,这种升腾在心间的希望,能缓解他工作上的极大压力。
赵元宁对展家有大恩,展盛深知,这次,若没有赵元宁,展家会有倾覆的大难。
和吴生胜对抗,展家一家最好的结果,退守山庄;最坏的结果,吴生胜利用职权,吃了展家的财产,向朝廷发出错误讯息,让朝廷举军灭了恒喜山庄。
现在,展家逃过一劫,若赵元宁有需要,展盛这人有恩必报,让他赴汤蹈火,他也在所不辞。
况且,只是借用展昕,又不是长期,就算长期用,他展盛也绝不会推托,给予你大恩之人,不会有害你之心。
虽然,赵元宁只是在执行公务,并非刻意帮展家,但没有一个得力的好官,岭南人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好官造福一方,展盛愿意孩儿跟着这种好人。
这段时间,展家的每一个人都在想如何报恩的问题,现在,赵元宁有这种需要,看得上展昕,是展家和展昕值得高兴之事。
展昕也乐意在赵元宁的身边做事,他暗下决心,努力将赵公子吩咐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