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村子东头 > 103、老校长

103、老校长 (第2/2页)

“就有一点不好。”张庆春说:“我这表妹是我姑姑的女儿,姑姑、姑父去世早,两个孩子自小在我家里长大。她还有个哥哥,我那外甥不提气,因为偷盗判了刑,还在蹲大狱,就是这一点不太好。”爸爸说:“不算事,就是不知道你表妹同意不同意?”“杨校长,不用担心,一切包在我身上。”妈妈郑重地说:“婚事能成,杨家绝不会亏待你表妹。”

杨家人行动起来,三个姐姐出钱,奶奶高兴得不得了,拿出五百元钱,“这是媳妇、侄女、孙子给我的零花钱,攒了多年我一分钱都没舍得花,我一直呐么着小福娶媳妇要用的。”

大叟成家了。

教师民转公的名额逐年增多,我的班主任调走的杨老师通过考试民转公,苏老师连考六年、姜宏德连考两年,都没进入名次,张庆春选考体育,一次就过关了。

张庆春的竞争者从中学张主任口中挖出详细的信息,按照文件的规定张庆春前后的教龄不能衔接,前面的作废,后面的时间短不能满足转正报考的条件,他教龄的连接是杨校长一手操办的。真人实名举报到县教育局,县局派人来调查,结论是情况属实,县局专门召开会议,随后公开了处理的结果:张庆春的转正无效,立刻辞退。杨校长给予警告处分,停聘高职,责令做出书面检查。

告状的老师来找杨校长,“张庆春占的转正名额,应该从新分配。”我爸回答:“县里有指示,褚老师清楚这事,褚老师你来!”我爸对走廊里的人说:“你给胡老师解释解释。”褚老师说:“县里把名额收回了。”

村里黑板报上的标语又更新:热烈庆祝本县摘掉‘贫困县’的帽子,苏老师在字头依旧画了一弧彩虹。

公办教师的工资,每月只给一个定额,其余的都欠着。民办教师的工资,全都欠着。

乡干部包片进村,收取提留款、教育基金等款项。

杨校长每天上班不去学校,直奔乡政府。主要领导躲了出去就找相关的领导,磨破嘴皮子要人员的工资、要学校的经费,肯求领导给全乡百十号小学教师发放足额的工资。

新来的乡书记建议杨校长去县局争取争取,到了县局,局里回复更痛快,“局里的预算没有本单位编外的额度,乡级财政自给,你们的工资原则上乡里必须全额解决,不然你去县财政争取争取,去省里也是一条路。”杨校长说:“还不如让我直接去国家财政部。”“我看你还是回去找乡里吧。”

杨校长下定决心,天天上午去乡里,下午去学校,把管理工作从新分配,自己集中精力要钱。见不到领导的次数一多,我爸说出的话越来越不讲究,有的时候,相关领导冷锅贴饼子——蔫遛,办公室内只剩下中心校的杨校长和初中的张校长,一个人诉苦另一个人听。

毕竟是老资格,乡书记舍个大脸,“杨校长,我也难啊。这样子,一个月给你们增加二百五。”这二百五简直是杯水车薪,还是老法子,接着找。书记、乡长烦透了,一概避而不见。

张校长对杨校长说:“这乡政府的大院,说小不小,说大还真不大,就四排平房,愣不知道那么大的官藏哪了。”

“整天嚎丧尊这个重那个,就这样子尊这样子重,别养那台桑塔纳,把乡里人员的工资停了,先给老师发。”原来的赵校长,现在的赵秘书,拉走杨校长,到僻静处说杨校长:“老同学,快消停消停吧。乡里人员的工资也开不全,给你涨二百五不错了。”“这点钱对付中心校的五个人都不够。”赵秘书说:“你以为这二百五是给全体老师的,怪不得你不依不饶的,还停乡里全给你们,你想什么哪?这就是给你们五个人的,回去别声张,肉烂在锅里打欠条别做表。”“各小学的校长不饶我啊。”赵秘书说:“新调整的工资,县里都欠着,都这样,你是主要领导不少你的就得了,大堆大块的不是你能解决了的,唯一的办法是大声嚷嚷,干打雷别下雨,话一定要说得动听。画饼充饥,一定要给人以希望。”

杨校长受不了,说:“谁有能力解决工资的事,我让贤!”

杨校长提前退位,办公室里保留一张桌子,人爱来不来,人们尊称他为老校长。

还别说,接下来的几个月工资都全额发放,真心要夸奖接班人几句,话还没出口,很多老教师找上家门,“老校长,还不如你那时候发的多。这真是黄鼠狼下豆鼠子——一代不如一代。”老校长一听这话,脸上挂不住火,蹬着自行车就去了中心校,当面责问褚校长:“你就给我一个人发全额啊,原来这就是你的办法呀?”褚校长说:“老校长,难得来一次,中午喝点,下午码上十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