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守业天下 > 第九章 李骏宗出洛阳

第九章 李骏宗出洛阳 (第2/2页)

现在看来,陕甘大战,必然是避免不了了。

“你是说,满朝文武,只有李骏宗一人出来反对?”

牛二河原本还在兴奋,被方千仇这么多一问,有些疑惑的点了点头,回道:“是,只有他反对。”

方千仇想也没想,对着牛二河说道:“快,派人去盯着这个李骏宗,搞清楚他何时出城。”

牛二河发愣,本想要问问为什么,确听方千仇又催道:“快去,牛大哥,快去,派人盯住了他…”

牛二河看方千仇如此重视这个人,虽然还有疑惑,但还是赶紧去了。

方千仇心里一阵狂喜,他让人在洛阳散布狼族南下的谣言,这真算不上什么高明的手段,几乎是一戳即破。

这大宋朝臣看不出来吗?这绝对不可能,不说别人,就说张之彥,他这个平章政事,就绝对不可能看不来。

满朝文武,只有李骏宗敢站出来反对。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李骏宗是个明白人,他不仅看明白了这些事,还敢站出来反对。

张之彥是个什么人,喜欢钻营,喜欢媚上,他为什么建议西军南下,又为什么建议大同军北上?

原因很简单,庞谦在世时,面对九大反王,一直主张剿抚并重。

所以,大同军像一颗钉子,死死钉在晋北。

所以,西军在陕甘,犹如一直猛虎,死死盯着陕甘二贼。

所以,赵高才会南下,但在赵高南下之前,隆兴帝和庞谦都不止一次向江南派过军队。

隆兴帝和庞谦,都认为应该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而张之彥呢?他虽然也支持先南后北的战略,但他确一直主张,放弃河北,鲁东,济州,晋阳,陕甘等地,力保江南不失。

张之彥和庞谦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庞谦是放眼天下,而张之彥是只看到南方,想要保住江南半壁,再坐等北方生变。

不得不说,庞谦在针对全天下的战略,确实很有可取之处,尤其是落下了西军、大同军、禁军和江南军的四大棋子,再加上两湖财政支持,如果坚持下去,不敢说一定平定天下,但至少不会做视九大反王中有谁能有一统天下之力。

李骏宗为什么反对张之彥的提议?因为他李骏宗同庞谦一样,都看出该抑制反王,不至于有一统天下,改朝换代的能力。

可以说,李骏宗的反对,是整个把张之彥堵在了高处。张之彥或许只是提议,但李骏宗出来反对,就逼的张之彥不得不死死按照自己的说法做下去。

隆兴帝吗?吃喝玩乐,***女有一套,虽然在庞谦之下,受多年教导,但这眼光,确实没有庞谦之力。

而且,隆兴帝赵恒,胆子小,不说真的狼族南下,就是听到狼族南下的谣言,都会吓得他哆嗦。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隆兴帝年幼时,诸皇子争位,赵恒被封在大同,不止一次和狼族对战过,早就被狼族千万铁骑呼啸而过的场面吓破了胆子。

所以,直到赵恒的大哥,戾太子赵雍骤亡,诸王混战洛阳,最后被他摘了桃子,他也忘不了被狼族恐吓的样子。

李骏宗的反对,造成了自己被贬大同的后果,但李骏宗不后悔。

李骏宗是个真正的儒家学子,所以教诲万民,平安天下的思想,是他的毕生愿望。

庞谦制定的四锁反王,徐徐图之,平定天下的策略,李骏宗是铁杆的支持者。

李骏宗被拖出皇宫,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赵高在洛阳的府邸。

赵高如今统兵南下,在洛阳府邸里坐镇的,只有他的儿子赵振,这个赵振吗,倒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

所以,尽管赵振知道李骏宗触怒隆兴帝,但还是亲自接见了李骏宗。

等李骏宗说明了来意,赵振倒也认识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立马决定,自己立刻南下,向自己的父亲禀报。

直到这会儿,李骏宗悬着的心,才敢慢慢放下,心灰意冷的回了自己的家。

正当他回到家的时候,牛二河也已经到了,看到李骏宗回来,牛二河这才放下了心,赶忙回去,向方千仇报告。

而方千仇听了牛二河的报告,心里也很是高兴,李骏宗这个大才,是别想逃脱他的手掌心了。

于是,方千仇向着牛二河再次吩咐道:“牛大哥,你再回去,死死盯着李骏宗,看他何时出城,我现在也立刻收拾东西,去城外等着你们,李骏宗动了,你就在后面跟着他,到时候咱们在城外汇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