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不知阁下是在哪条道上混的 (第2/2页)
“成吧。”
陈松杰在心中叹息,希望那位女子的警惕性足够,尽早察觉给躲掉吧。
实在躲不掉……
陈松杰回想那女子的面容,五官精致,除了胖了点没毛病。
虽说他更喜欢瘦一点的,可一想到不久后自己终于能涂炭生灵了就……
嘿嘿嘿!
啊不对!嘿个屁啊
我靠,是不是在这待久了,连审美都变了。
呸不是!
我怎么能做这种没有道德底线的人!
假如她真的被二哥抓回来了,大不了咱一开始不碰她,用自己的真诚感动她。
陈松杰不知道的是,他的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根了,止都止不住的那种。
陈大正摇头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先一步出门了。
……
陈松杰最近都是从后门走的,因为要骑马出城。
从小巷绕出大道,他发现自家大门前闹哄哄的。
然后看到自家护院拖着一个晕过去的文士到对面小巷,很快又回来了。
陈松杰骑马上前,问:“发生什么事了?”
一众人抱拳问候过了才回答:“一个穷酸书生来闹事,俺们给摆平了。”
“那书生人没事吧,门口闹出人命可不好收拾。”
“放心吧少爷,俺们只是打晕他而已,不会有事的。”
陈松杰点点头,骑马走了。
陈家的霸道他是知道的,也习惯了,现在只要没出人命就不算出事。
天开始转凉,陈家的事也变多了。
他这闲人无需参与,只不过原本五个护院做保镖变成了三个,然后又变成了两个。
出门前要先去一趟孤儿小院,路上在熟悉的铺面摊位买了些米面馒头咸菜和一板猪腩肉。
哒哒哒的马蹄声在空无一人的巷道回荡,最终在门板完整的小院停下。
瓜皮很自觉的下马拍门:“张三,开门!我们来了。”
“天王盖地虎。”里边传出来稚嫩的声音。
“宝塔镇河妖。”瓜皮答。
接着门就开了。
还是那两个小不点迎门,现在他们叫李四和王五。一个九岁,一个七岁。
里头还有4个更小的,都眼巴巴地看着门口。
陈松杰下马拿馒头发给他们,瓜皮则很自觉的扛食材进去。
这些孩子虽然还有点瘦,不过比起最初见到的模样好太多了。
发完后他将剩余的半袋馒头交给李四,问:“张三呢?”
“城西外的窑厂有消息,哥哥一早就出去打听了,还没回来。”
“是哪个窑厂?”
李四摇头:“哥哥他没说。”
“嗯,行,我正好也要出一趟城。”
无意识瞟了眼那颗大树,陈松杰登上了马。
刚来时调侃乞丐挑风景房住,后来才知道张三看中的是这院子里的水井。
留意窑厂动向是陈松杰给张三安排的任务,他的发财大计需要。
四人骑着四匹马出了西城门,快到岔路口时,一个少年突然从枯黄的草丛里窜出来,招手呼喊:“浩南哥!这里,浩南哥!”
“听说你一大早就出来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少年正是张三,个头看着像十岁左右的小学生,实际年龄有十三四岁了。
张三兴奋道:“浩南哥,事情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是西丁村窑厂老吴头的儿子偷了同村的婆娘,被人在野地捉奸。老吴头花光积蓄也只是吊着他儿子的命,现在缺钱了要卖那窑厂。”
“啧啧,真是惨。”陈松杰没想到是这么劲爆的八卦,“女的呢?”
张三表情一滞,关于窑厂的卖价卡在喉咙,回答:“听说被关在家里,不许出门了。”
“就这?不该浸猪笼什么的?”
“浸猪笼是什么?”张三不解问。
“就是把人装进猪笼里,-然后扔水塘里淹死。”
张三稍加想象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瞧马上的人漫不经心地说出这么个杀人的办法,下意识的后退了小半步。
陈松杰瞧在眼里,心想你后退半步是认真的吗。
“老吴头打算怎么卖这窑厂?”
“五百两,并且不讲价。”
“啧嘶——”陈松杰龇牙吸了口气,“一个烧砖瓦的破窑厂,亏他敢喊这么高的价格。”
他冲张三用下巴指了指一旁的瓜皮那:“上马,我们去会一会那老吴头。”
陈松杰一行人哼着曲儿唱着歌,路上遇到对向的人从不避让。
相比几个月前刚来这儿那会,现在的陈松杰可是相当融入角色了。
遇上车马就嚣张问来路,如果对面接茬并自报家门,只要听起来比较唬人的,他就学着电视剧和小说里看到的那一套招呼。
什么“看走眼,竟不知是某某某”,什么“幸会幸会”“久仰久仰”之类的。
总之一路上霸道是真霸道,但事儿也没招惹。
还令张三这个小弟心生敬畏,只觉得自家大哥果然是有本事的,遇上谁都认识,都能说上两句话。
然后,他们就碰上了硬茬。
在快要到达拐去西丁村的路口时,因为树林阻碍视野,他们迎头撞上了一支身披甲胄的骑兵队。
没来得及避让,陈松杰就听闻一道十分嚣张的童声从身后侧响起:“我大哥乃铜锣湾话事人陈浩南,不知阁下是在哪条道上混的!”
我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