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共和国往事.!
遍地饥荒仍在蔓延,非正常死亡人口仍在增加,复苏的迹象杳无踪影。
县委书记龙志飞心急如焚,终于决定押上身家性命拼一回,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包产到户试验。主持召开县委紧急会议时,龙志飞一开场就宣布:我们今天这个会议一不宣传,二不记录,三不对上汇报。一句话,只做不说。做什么呢?就做一件事:把土地包下去!在春耕春播之前包下去!
到会的干部们全瞪大了眼睛,紧张地看着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
龙志飞当时的情绪很激动:“同志们,这是救命的工作呀!大家可能都听说了,我们省委主要领导同志都含着泪向全省人民请罪,那么,同志们,我们在座的一县领导者们要不要向全县人民请罪呢?把什么都推给上面,我们脸就不红吗?我们没放过亩产二十万斤的大卫星吗?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实事求是了没有?所以,要实事求是,要给我们农民休养生息的机会,不能再头脑发热了。土地包下去,公有制性质没有变,土地还是集体的,公家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调动起来了,这对吃饱肚子、恢复元气是非常有利的。”
老县长迟疑着问:“龙书记,关于包产到户,省委和中央有文件么?”
龙志飞摆摆手说:“中央没有文件,省委领导同志却有这个精神。”
老县长说:“龙书记,这可很危险,搞不好就是右倾机会主义哩!”
龙志飞不悦地看了老县长一眼:“我说句不怕犯错误的话,别管它是什么主义,只要能让农民吃上饭,能让经济迅速恢复元气,就是最好的主义!同志们,在这种天天都在死人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少谈点主义,多解决点问题?!怕这怕那,在人民的痛苦面前闭上眼睛,决不是真正共产党人的工作作风!我希望在今天这个县委会议上,就包产到户问题形成一个内部决议。”
内部决议在龙志飞的力主下形成了,全体县委常委,包括心有余悸的老县长都投了赞成票。严峻现实,逼出了这批基层共产党人的胆量。包产到户的试验在全县范围内半秘密半公开地迅速推开了。
就在这当儿,孙立昆以中央调研员的名义从北京赶赴该县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龙志飞那时还不摸孙立昆的底,在孙立昆面前自然不敢提包产到户,只一味唱高调:“……情况困难是事实,可我们已经在省委正确领导下,积极采取措施了。我们的措施是,继续高举总路线、***、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坚持集体经济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坚持……”
孙立昆厌烦了,汇报听了没几句,便连连摆着手说:“哎,哎,我说龙志飞同志,你这些大话套话就不要说了好不好?我这一路上大话套话听多了!龙志飞同志,你觉得这种大话套话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吗?你们这个县可是重灾区呀!”
龙志飞心中不禁一热,马上停止了汇报,试探地看着孙立昆。
孙立昆说:“当年我们共产***人民起来闹革命,讲的是什么?讲的是打土豪分田地,讲的是打倒大地主,天天吃红薯,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现在,大地主、资本家都打倒了,我们的农民咋连红薯、南瓜都吃不上了?人家饿着肚子,凭啥再跟你干革命?啊?志飞同志,你说说看!”
龙志飞眼睛亮了:“首长,您的意思是?”
当时,他们乘坐的吉普车正往红星公社去,孙立昆看着道路两旁荒芜的田野,语重心长地对龙志飞说:“我的意思很清楚,我们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实事求是,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动脑筋,想办法嘛!你们省委负责同志有个设想,搞包产到户试点,我觉得很好,准备向中央汇报。你们县里的情况这么困难,为什么不能先试一试呢?”
龙志飞乐了,这才向孙立昆汇报起了包产到户试验的事。
孙立昆听得很认真,特别指出包产到户的试验不能把地富反坏右排斥在外,地富反坏右也是人,也要吃饭,肚皮是没有阶级性的。
到了红星公社,在对公社书记赵四宝等一帮乡村干部讲话时,孙立昆又说:“同志们,我们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一旦脱离了这种优良传统,我们就要犯错误,就要走弯路。我党历史上,这种教训不少。大革命后,明明一片白色恐怖,革命进入低潮,可就是有人看不清这一点,四处宣布革命高潮已经来临,结果把白区党的力量彻底搞垮了,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现在说是长征,当时就是撤退嘛。今天情况又怎么样呢?是高潮还是低潮?当然是低潮。工业要整顿、调整,基本战线要全面收缩,有一部分国家职工要下放离岗。农业这一块怎么办?中央领导在思索,下面也在思索。一大二公肯定是不行了,放开肚皮吃饭肯定是不行了。包产到户行不行?不知道。我也是到了安徽才听说,你们安徽不少地方要搞包产到户试点,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这很好嘛,大家都有积极性,就不妨试一试,农民同志欢迎,我们为什么不能大胆试试呢?”
赵四宝和乡村干部们一个个都很兴奋,不少人拿着本本在记录。
孙立昆又说:“当然,实事求是,大胆试,并不是说就不要总路线、***、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不要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了。我在调研时,听到有些农民说,党又把土地还给农民了。同志们,这话就不对了。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是肯定要走的,土地是不可以再还给农民进行私有小生产的,这是我们共和国的宪法上写明了的。现在的包产到户试点,我们只能理解为过渡时期的一种过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