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汉伯乐 > 第8章:少年刘彻

第8章:少年刘彻 (第2/2页)

第三策:用兵东瓯,打破黄老无为而治之局面。

这两点当中,尤其是第二项,更是直击太子一党的软肋。

刘彻听母亲说过,父亲安排七国之乱功臣之孙韩嫣为太子伴读,就是为了借弓高侯在军方的影响力,提高新太子的地位;除掉周亚夫、换掉卫绾,无不是为了拔出前太子的军方羽翼。

只可惜,这些行动过后,太子影响力虽然提高,却无实际上的军方支持者。

一旦景帝驾崩,恐怕掌握兵权的窦太后,将会是大汉真正的主人。

这一策对刘彻来讲简直是雪中送炭!

由于韩嫣在每一策的开头都加了一句“江顾所说”,这让刘彻对献策之人越发感兴趣。

江顾?

此人是谁?

为何可以看清朝堂的势力斗争?

能否为我所用?

刘彻沉下心来,继续阅读竹简上的内容。

此刻,上面一个个黑色字体仿佛灵丹妙药,让他挪不开眼。

文章虽通篇在讲拯救郅都的策略,但隐隐约约,好像隐藏了某种东西,某种熟悉的东西。

究竟是什么呢?

刘彻抓了抓脑袋,静下心继续阅读。

终于,在最后几句话的提醒下,他通透了。

原来,江顾所说的三策,竟是他与韩嫣多年构思的一种具体执行方案!

自从成为太子,自从了解到汉家和亲的屈辱历史,刘彻心中就萌生起一个念头--平灭匈奴。

在此之下,他与韩嫣构思多年,终于找到了汉家不能打败匈奴的原因:匈奴骑兵灵活,无法与其主力寻找。

于是,他们模仿晋文公退避三舍,构思了一个诱敌深入的计划-举大汉之力,聚拢兵力三十万,以马邑城为诱饵,引诱匈奴进入大汉境内。

此计若成,匈奴必将元气大伤。

为了执行计划,刘彻授意韩嫣,在马邑寻觅到商贾聂壹,托以重任,去执行一个长达五年,甚至是十年的走私行为,以彻底换取匈奴的信任。

只可惜,计划开始之后,仅仅半个月,就以聂壹原路返回为标志,彻底宣布失败。

“依汝之言。”刘彻合上竹简,明亮目光死死盯着韩嫣,“江顾乃孤之管仲?”

问出此话,原因无他。

刘彻在文章最后看到了一句话,一句让他激动到浑身战栗的话。

此话,韩嫣以儒家《大学之道》的格式,写于末尾:

“欲平定匈奴,需引之于马邑;欲引之于马邑,需先用间;欲用间,需边疆安定;欲边疆安定,则需先救郅都;欲救郅都,则需出西域、攻东瓯;欲达此二者,需江顾为殿下谋!”

“他是否能成为管仲,还需考验。”韩嫣起身,作揖而拜,模棱两可回答,“不过,纵策略来看,其确有如此潜力。”

有这个潜力就足够了!

如今自己无人可用,有一个能出谋划策的人也好。

刘彻望着水面上的月亮,深深呼出一口气。

刚才还在感叹无人可用,这么快就送上门来,不由得抚手叹道:

“商队折返得好啊!若不折返,孤焉能得如此人才?”

“殿下决定搭救郅都?”

“孤有拒绝的理由吗?”刘彻低头,爱不释手地握着韩嫣第二次给的竹简,乐得大笑,“韩嫣,他若管仲,汝必是鲍叔牙!”

“如此。”韩嫣忽然伏地而拜,“臣毛遂自荐,愿去雁门将他请回。”

“孤在长安憋了好久了,不如同去。”刘彻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不可!”韩嫣闻之色变,竟猛叩首,请道:“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殿下绝不能去边境。”

刘彻自然知道这句话代表什么,笑着说道:“孤又不去统兵,只是去游历一番罢了。”

“那也不可!万一出了问题……”

“孤用探望代王刘登的名义总可以吧?”刘彻无奈地说道:“到时顺路去趟雁门,待几天,不会有人说闲话的。”

“这…”韩嫣与刘彻自幼一起长大,深知对方热衷刺激的性格,自知劝不动,无奈叹了口气,“殿下执意,臣下便不再阻拦,但请准许卑臣大父(爷爷)派人跟随保护。”

“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